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當前外貿形勢應全面客觀判斷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30: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年少見的進出口增速下降,讓中國2015年的外貿數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12月27日~28日召開的2015年全國商務工作會議期間,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支陸遜向媒體表示,應該把中國外貿發展的形勢放在國際大背景下全面、客觀地判斷,外貿發展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始終在為我國國民經濟貢獻正能量。”

  形勢嚴峻、政策支援、落實力度“三個空前”

  支陸遜用“三個空前”來描述當前的外貿形勢:

  第一,外貿形勢嚴峻複雜程度空前。從外部形勢看,國際貿易的先行指標——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BDI)從2008年的最高點11793點跌至現在的歷史最低水準498點;WTO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前9個月,佔全球貿易總量93%左右的71個主要經濟體合計出口同比下降了11.1%,進口同比下降了13.1%;全球貿易連續第四年低於全球經濟增速。與此同時,我國國內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內需較弱、固定資産投資持續放緩、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産業和訂單轉移加快、融資難融資貴、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多種不利因素交織疊加。此外,今年截至11月份,我國共遭受21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73起,涉案金額達到63.8億美元,我國仍然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者和首要目的國。

  第二,黨中央、國務院對外貿關心的程度和出臺外貿支援政策的力度空前。支陸遜表示,今年以來國務院共出臺了7個支援外貿的政策文件,“既針對當前穩增長的迫切任務,又兼顧轉方式、調結構的中長期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提振企業信心,為企業減負助力。

  第三,各部門、各地方抓政策落實的力度空前。“各部門、各地方緊密配合,共同努力,狠抓政策落地,取得了積極成效。”支陸遜説。以清理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為例,在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的努力下,該項行動累計為企業減輕負擔超過200億元;再比如,出口法檢範圍大幅縮小,取消了1700多種工業製成品的法檢;此外還有出口退稅速度加快、出口信保服務得到優化等。

  五個指標盤點外貿成績

  如何評判2015年我國外貿發展的成績?支陸遜表示,要把我國外貿發展形勢放在國際大背景下,從質和量多維指標進行綜合評判。

  第一,我國外貿佔國際市場的份額上升。據WTO統計,1~10月份我國出口同比降幅是0.3%,同期美國、德國、日本、南韓、印度、巴西、南非的降幅分別為6.5%、11.6%、9.5%、7.6%、16.7%、16.4%和9.2%。前10個月我國外貿佔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4年的12.4%上升到13.2%,也比“十一五”末(2010年)提高了2.8個百分點。

  第二,外貿結構明顯改善。1~11月份,我國民營企業、機電産品、一般貿易出口均實現正增長,在外貿總額中的佔比分別達到44.9%、57.6%和53.6%,比2014年分別提高了1.8、1.8和2.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在我國出口中的佔比首次超過外資企業;鐵路機車、船舶、航空航太、數控機床等高附加值的大型設備出口分別增長30%、15.1%、27.6%和3.5%;市場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占比達46.2%,比去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5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出口占比達16.5%,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8個百分點;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貿易新興業態逐漸成為新的貿易增長點,同比增幅分別超過30%和70%。

  第三,進口品質和效益提高。1~11月份原油、鐵礦石、大豆等11種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合計減少付匯1821億美元,折合1.15萬億元人民幣,有利於我國企業降低生産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加國民福利。

  第四,外貿對國民經濟的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8億左右,創造了18%的全國稅收。在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推動國內産業升級、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五,我國繼續保持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地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