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最後一宗地成交

  • 發佈時間:2015-12-29 01:51:4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今年最後一宗地被首開以12.6億元摘得。至此,北京全年的土地成交以2032.1億元收官。在房地産市場分化的背景下,房企紛紛回歸一線,激烈的競爭促使今年北京的地價攀上了新的臺階。

  順義地塊12.6億成交

  昨天成交的順義區仁和鎮05-02-15-1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05-02-17地塊A33基礎教育用地限價商品住房項目是2015年土地市場的收官之作。這塊地在業內人士看來,位置不算好,且居住部分全部是限價房,但依然吸引

  了5家競標主體參與角逐。經過67輪爭奪,最終以12.6億成交。

  根據招標文件,該宗地建築規模為134689平方米,居住用途建築規模全部用於建設限價商品住房,銷售限價為13000元/平方米。

  “該宗地需要配建超過1萬平米的限價房,而這部分的樓面價高達1.07萬/平方米。即使不計算配建,最後的樓面價也是超過1萬的。也就是説,疊加建築安裝等成本,這地塊保本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

  北京土地收入創新高

  北京土地市場順利收官,全年土地收入高達2032.1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繼去年之後再創歷史新高。

  據亞豪機構統計,今年北京共有109宗土地出讓,相比去年減少32宗。建設用地面積合計706.8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

  1511.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25%、9%,這一土地成交量創造了近8年的新低。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認為,土地供應的減少是成交量創造新低的根本原因。經過二十年左右的高速發展,北京城區土地逐漸消化殆盡,因此,土地供應漸漸出現“難以為繼”的現象,尤其是住宅用地。

  數據顯示,雖然11月住宅用地曾出現15宗的集中爆髮式成交,但也難以挽救全年頹勢,2015年住宅性質用地共成交50宗,成交宗數創造近3年的新低。

  房企爭相回歸一線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今年北京土地市場以住宅用地為主導,供應的稀缺使得住宅用地頻出高價,並且大有“全城開花”的趨勢。

  不僅北京,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都在升溫。中原地産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一線城市推出土地600宗,合計規劃建築面積為6211.7萬平米。土地供應量是近6年來的最低點。不過,一線城市的土地均價明顯上漲,達到了1.49萬/平方米,同比上漲了28%。截至昨天,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達到了5081億,超過了2014年全年的5075億。

  張大偉認為,三四線城市有明顯過剩的風險,標桿房企全面回歸一二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房企集中搶地,高價地頻現。今年來,20大標桿房企合計在土地市場投入了3010億拿地。其中投向一線城市的比例首次突破了40%,佔比高達44%。

  京華時報記者桂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