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 大産業 大跨越
- 發佈時間:2015-12-28 15:29:20 來源: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十二五”期間,我省樹立大旅遊資源觀,加強全省各類旅遊資源的綜合利用,不斷打造旅遊新品牌,加快發展旅遊大産業,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
2009年,湖北旅遊總收入為1004億元;2014年達到3752億元,增加了兩倍多;2015年預計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5年來,我省旅遊經濟保持著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長,在踐行綠色發展,助力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戰略中,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旅遊品牌:從“一江兩山”到“靈秀湖北”
幾年前,湖北旅遊能叫得響的品牌只有“一江(長江三峽)兩山(神農架、武當山)”等大景區和依託於此的重點旅遊線。“十二五”以來,在全省“靈秀湖北”形象品牌總攬下,“江城武漢”都市風情、“峽江神山”休閒度假、“世界遺産”文化經典、“土苗清江”民俗風情、“養生溫泉”生態休閒、“水鄉神韻”湖泊休閒、“浪漫荊楚”文化體驗、“精彩三國”文化尋蹤、“巍峨大別”紅色經典、“炎帝史跡”祭祖朝拜等旅遊品牌線路整體成長,在海內外産生了廣泛影響。
作為旅遊品牌典型代表的旅遊景區在升級轉型中,實現了快速發展。據統計,從2010年至2015年,我省4A級以上高等級景區從70余家增加到130余家,增加了近一倍,其中5A級景區數量11家,位居全國第三。黃鶴樓、三峽大壩·秭歸屈原故里、武當山、三峽人家、神農溪、神農架、長陽清江畫廊、東湖、黃陂木蘭、恩施大峽谷等5A級旅遊景區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靈秀湖北”的無窮魅力,進一步彰顯出我省鮮明的綜合旅遊目的地形象。
旅遊産業:從“六要素”到新興業態
“十二五”以來,我省傳統旅遊要素取得了新發展,現共有旅行社1056家,其中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66家(含10家赴臺旅遊組團社),在全國處於前列,其中8家旅行社進入全國百強,在中西部處於領先地位。現有星級飯店619家(五星級22家)、星級遊船18艘(五星級9艘),同時推出了漢秀、《草廬諸葛亮》、《龍船調》、《嫦娥》等一批文化旅遊演藝節目,以及“湖北禮道”系列旅遊商品、“湖北味道”系列旅遊美食,綜合接待能力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我省旅遊業加強與相關産業的資源型、生産性、服務性融合,延伸了旅遊産業鏈條,發展了紅色旅遊、生態旅遊、森林旅遊、體育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旅遊和旅遊裝備製造業、旅遊文化、旅遊商貿、旅遊金融一大批新型旅遊業態,旅遊業實現華麗轉身,嬗變為門類多、鏈條長、觸面廣、成效顯的複合型大産業。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一朵花火了一座城。而今,全省以四季花海為媒介,變“一枝獨秀”為“百花爭艷”,花産業漸入佳境,成為我省一大品牌。在花産業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旅遊與農業的結合,打造了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6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4個、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08個,拓展了旅遊發展的新領域,開闢了農業發展的新空間。
旅遊一業興,帶動百業旺,旅遊新型業態已成為旅遊業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最直接體現。旅遊文化、旅遊商貿、旅遊會展、旅遊客運、旅遊金融等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極大地推動了服務業的發展,拉動了內需,擴大了消費,為穩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每年黃金周,旅遊帶動百業旺的功能都能得到生動體現。2015年國慶節7天假期,共接待遊客3517.05萬人次,拉動綜合消費165.9億元,其中80%以上是旅遊帶動的商貿、交通、文化等其他相關消費。
旅遊驅動:從重點城市到廣大鄉村
“十二五”以來,旅遊業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對推動全省和各地的整體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省突出旅遊在城市和鄉村發展中的産業、就業、開放等功能,著力打造旅遊驅動型城市和鎮村,使旅遊成為城鄉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全省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2個,全國旅遊標準化城市4個,中國旅遊強縣1個,湖北旅遊強縣19個,湖北旅遊名鎮24個,旅遊名街11個,湖北旅遊名村97個,在推動城鄉綠色發展中發揮了示範作用。
武漢市提出“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新理念,把整個城市作為最大的景區、最好的旅遊品牌來建設和經營,先後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智慧旅遊城市、國家旅遊標準化城市,以旅遊的發展推進了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
宜昌市充分發揮豐富旅遊資源優勢,著力建設三峽國際旅遊目的地,並以此推動三峽城市群核心城市以及現代化特大城市建設。“十二五”期間,該市旅遊綜合收入躍升千億能級,旅遊業綜合收入相當於GDP比重突破10%,打造了一座宜居宜遊的綠色城市。
十堰市推動旅遊産品由單一觀光型向觀光、休閒、度假多元複合型轉變,實現旅遊品牌由“武當山一主獨大”向“山(武當山)、水(丹江、太極湖)、城”一體的旅遊目的地品牌轉變,並充分釋放旅遊産業的綜合能量,形成了“山水城互動、文旅農互融”的旅遊發展大格局。
翻開湖北地圖,這只由東向西翩翩起舞的蝴蝶,五年間變得更加絢麗多彩……300多個3A級以上旅遊區、近千個鄉村旅遊點散佈于荊楚大地;以武漢為起點的高速和動車網路如蝴蝶的脈絡,架起了通達每一座城市的快速通道;秦巴山庫區生態環保路、武陵山綠色旅遊公路、大別山紅色旅遊路、幕阜山生態旅遊公路等四條生態旅遊路,猶如毛細血管,將四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優美的旅遊資源一線串珠,成為大山深處的“風景路”、“致富路”。這張地圖,因旅遊而變得色彩斑瀾、生機勃勃。
開放合作:從周邊省份到境外國外
“開放是旅遊業的本質屬性,對於湖北旅遊業而言,發揮區位優勢、交通優勢,以開放的視野和胸懷,主動尋求更大範圍合作發展,是實現更大發展的重要路徑。”我省旅遊行業一直秉承這一發展理念。
湖北位於“中國之中”,自古“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因航空、高鐵、高速路網和長江航道的完善而更加突顯。“十二五”期間,湖北省國際航線從9條增至67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成為中部地區擁有國際航線最多的機場;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型的高鐵路網向外通達到中國絕大部分重點城市,向內延伸至每一個市州。
為把區位和交通優勢轉變為旅遊業發展的新機遇,湖北主動開放合作,尋求更大範圍的做大做強。“十二五”以來,深化與重慶的旅遊合作,將長江三峽旅遊合作打造成了全國區域旅遊合作的典範。2012年,由我省發起的“中三角”旅遊聯盟成立,湘、鄂、贛三省簽署旅遊合作協議,共同推出旅遊優惠年票,300多家旅行社結成中三角旅行社聯合體大聯盟,共建無障礙旅遊區,使中部地區旅遊地位不斷提升。2015年5月,湖北、重慶、上海等13個省市旅遊部門組建長江旅遊推廣聯盟,提出以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著力點,協力建設長江黃金旅遊帶,並用旅遊舞活長江經濟帶,使旅遊成為協調發展、開放發展的排頭兵。
在海外,湖北省旅遊謀劃更大的區域合作,一批批海外落地行銷次第展開。分別在香港、台灣、澳大利亞、法國等地設立湖北旅遊形象推廣中心,把湖北的旅遊資訊送到遊客家門口。正是這樣借勢借力,包容開放,“靈秀湖北”旅遊品牌在海內外越來越響,入境市場保持著高速增長,湖北正在成為日益成熟和熱門的國際旅遊目的地。“旅遊強省建設無止境,當前,旅遊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更大的市場,更好的環境,‘十三五’期間,湖北旅遊業將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為中國旅遊業的騰飛而努力奮鬥。”省旅遊局局長錢遠坤説。
(曹巧紅 程芙蓉)
湖北旅遊“十二五”改革發展系列觀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