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帶來的教訓
- 發佈時間:2015-12-28 13:44: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彭茜)困擾南韓半年多的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本月23日宣告結束。自5月20日確診首例患者以來,迅速擴散的疫情給南韓的社會、經濟造成了諸多影響,也為南韓在今後如何應對突發疫情方面上了重要一課。
5月20日以來,南韓共發現186人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徵,其中38人死亡,近1.7萬人接受隔離。最後一名患者在與病魔抗爭了172天后死亡,為這場疫情畫上了休止符。
如今,儘管疫情終於正式宣告結束,但南韓各界對這場疫情的反思仍在持續。無論是醫療機構、政府還是社會層面,都從此次疫情中學到了深刻一課。
首先,醫療機構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沒有守住防止病毒傳播的第一道關卡。南韓醫學研究所傳染病專家申尚燁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此次疫情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最大的問題是首位病人被確診時間太晚、最初應對遲緩。首例患者于5月4日經仁川機場抵達南韓後出現呼吸病症狀,20日才被確診,醫療機構未及時採取疫情防控措施,造成在通報確診首名患者後不到20天時間裏,多個地區先後出現確診患者,被隔離人數多達近2000人,形勢之嚴峻令各界始料未及。
隨後醫院內部的防控體系出現漏洞,反使醫院成為傳播病毒的溫床,導致疫情“二次暴發”。由於防疫監控疏忽,第14名患者成為“超級傳播者”,在三星首爾醫院就診的4天內導致91人被感染。三星首爾醫院後被暫時關停,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向國民公開鞠躬致歉。
此外,南韓政府在疫情應對方面也存在諸多疏忽。
首先是南韓保健當局早期預警不力,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不夠有效,在發現首例確診患者後,南韓保健當局起先一再表示這種疾病“傳染性不強”,此後又多次強調發生第二代人傳人“可能性不大”。
其次是應對措施滯後,錯過了控制病毒大面積傳播的最佳時機。5月下旬首位患者已被確診,但直到6月1日南韓才成立中東呼吸綜合徵防治應對領導小組。而本應行使重大安全預警職能的國民安全處,直到疫情發生後的17天,才向國民發送預防中東呼吸綜合徵的預警短信。
最後,政府公開資訊渠道不暢,初期堅持不公開相關醫院和患者資訊,反而引發公眾更大恐慌,亦使得流行病學調查和隔離預防體系頻頻出現漏洞。
從社會層面看,南韓人的醫療習慣和探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疫情擴散。南韓患者常集中涌入幾家大醫院看病,急診室常常排滿了等待住院的病人和家屬。南韓人習慣於在醫院陪護病人,造成更多的親屬連帶感染,這些情況對疫情傳播實際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更有一些不配合隔離工作的疑似患者或接觸者使防控工作“雪上加霜”,如出現疑似症狀後執意赴中國出差的南韓男子以及被要求自行隔離觀察卻仍乘坐地鐵連續上班數日的疑似患者等等。
儘管南韓政府和醫療機構在疫情發展的中後期採取了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但疫情已造成重大損失,促使各界反思其教訓。南韓媒體分析指出,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已成為南韓社會重整防疫體系的重要契機,政府已陸續出臺一系列法案和方案,包括公開患者資訊、建立醫院之間及國家和地方政府間的資訊共用系統、設立傳染病管理事業支援機構、培養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等。
南韓醫學研究所傳染病專家申尚燁表示,這次疫情説明南韓的傳染病防控系統仍需加以改進,如南韓保健福祉部和疾控中心應加強相關傳染病防控方面的培訓、提高流行病學專家的數量和品質、指派高級別的行政官員專門為傳染病防控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