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口號空實效少 “安倍經濟學”致大批日本人失業

  • 發佈時間:2015-12-28 10: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2月28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今年9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了“新三箭”:強勁經濟之箭、育兒支援之箭和社會保障之箭。然而,就在三個月後,日本總務省發佈的11月份完全失業率數據卻著實給安倍“澆了一頭冷水”。

  文章稱,日本11月完全失業率比上月增加了0.2個百分點,達到了3.3%,連續3個月惡化,完全失業者達到了209萬人。完全失業人口指的是勞動人群中未就業的、有工作可以馬上就職的、正在找工作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35歲到44歲之間的就業率降幅最為明顯,男性就業率從83%降到82.4%,女性就業率從72.7%減少到71.4%。這個年紀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中年失業對一個家庭的打擊不言而喻。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失去飯碗了呢?

  文章指出,首先,安倍經濟學量化寬鬆政策讓中小企業遭殃。眾所週知,安倍經濟學的實質就是量化寬鬆。通過貨幣貶值的形式,提升日本産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日元貶值,對於大企業而言可能是“如沐春風”,但對日本國內中小企業來説卻是“苦不堪言”。

  據日本“帝國數據銀行”在12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日元貶值影響,中小企業原材料進口成本飆升,批發業成本比去年增長52.9%,服裝纖維製造業成本更是飆升了71.4%。

  受此影響,製造業、批發業、小零售業的破産企業數同比增加16.3%、15.6%、18.4%。而從日本總務省公佈11月份《主要産業就業者數》中也可以看出,11月份零售業就業人群減少了16萬人。

  由此可以推斷,面臨“中年危機”的大多是中小企業者。量化寬鬆政策實質上助推了他們的“中年危機”。然而,即使這樣,日銀還在12月8日宣佈量化寬鬆的補充措施,日銀承諾增加長期國債及國內股票基金的持有規模。二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大量中小企業才是主力軍。日本政府如果忘記了這一點,置其于不顧,真的好嗎?

  文章還指出,其次,日本中年人缺乏改變。從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日本社會漸漸形成了不願創業、不敢冒險、不願變革的氛圍。日本歐力士集團資深董事長宮內義彥就稱,追求安定,不去變革,早晚會被社會所淘汰。

  上述社會環境讓日本企業缺乏突破,很多企業都是吃高速增長時期的老底。大企業一般家底雄厚,而很多中小企業卻捉襟見肘,撐不了多久。撐不住的時候,為了削減開支,只能裁員或宣佈破産,而沒有緊跟時代潮流的中年人就“首當其衝”,成為刀下鬼。

  雖然量化寬鬆政策會造成中小企業進口成本升高,但只要抓住了時代的潮流,為社會提供更高價值的産品,企業是可以活下去的。這需要企業員工有變革精神,而缺乏了這一精神,“叢林法則”的優勝劣汰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文章還指出,安倍在強行通過安保法案後支援率一度大幅下跌,但安倍把政策調整到經濟優先後,支援率慢慢回升。

  日本《時事通信》在12月4日到7日進行了輿論調查,安倍內閣支援率比上月提高了0.7個百分點,達到了41.2%,而不支援率也降低了0.4個百分點,達到35.7%。可見大部分日本民眾對安倍的經濟政策是“有所期待”。然而,夢想很豐滿,顯示卻很骨感。

  文章最後指出,35到44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在這個年紀失業,對一個家庭來講可能是非常嚴峻的打擊。而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無疑成為他們失業的助推手。

  另外,外國遊客雖然給日本帶來了大量商機,但這些紅利一般都被大企業開的免稅店獲得,中小企業受益並不是很多。如何在大中小之間平衡也是日本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