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庫:2030年英國將超德國 成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 發佈時間:2015-12-28 08:50:17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智庫:2030年英國將超德國 成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南韓將躋身前五

  馮迪凡

  2030年後,德國“經濟引擎”的地位將不復存,那麼歐洲三大核心國家英法德的經濟體排名也將被徹底顛覆嗎?

  當地時間12月26日,歐洲著名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發佈報告預測稱,英國不僅在2014年已經超過法國成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還有望在2030年後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四、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CEBR在報告中指出,英國有望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原因在於:其一,應該有大量移民持續涌入,其二,應該在所有歐洲國家中徵稅較低,且政府干預市場行為最少,而與之相反的是,法德兩國就將因高賦稅面臨增長乏力的挑戰。

  2030年前後英國將實現逆襲

  CEBR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在2014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總量超過法國後,英國有望在2030年前後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為西歐表現最佳的經濟體,並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不過CEBR也指出,2016年即將舉行的“英國是否脫歐”的公投是影響英國未來經濟走向的一大變數。

  CEBR認為,目前雖然法國瓦爾斯內閣是近年來少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法國政府,但由於法國經濟改革速度太慢,無法使其適應世界變化,因此法國將在2031年左右痛失目前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地位,滑落至世界第九大經濟體。

  此前,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統計,法國在2014年已被英國超越,痛失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地位。一個原因是英國採用了歐盟新的經濟統計方式,將性交易和毒品交易的收入都納入了整體GDP,但法國尚未如此。

  CEBR預測,由於敘利亞難民的激增,德國將增加100萬~150萬人口,這些人口的到來將為德國增添商業利潤,填補勞動力市場空缺。然而CEBR認為,英國的GDP總量增長仍將快於德國,因此不排除2030年前後,英國將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德國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在於被增速緩慢的歐元區拖後腿。

  除英法德排位將在2030年左右重新洗牌外,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全球經濟排位中的位序將持續下降。CEBR預測,義大利將在2031年淪為全球第13大經濟體,而目前全球第13大經濟體西班牙將跌落至第17位。

  中亞經濟增速未來15年最快

  此次,CEBR還預測,未來15年中,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區域極有可能是中亞地區。與2000年相比,其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到2030年有可能翻3番:從2000年佔全球的2.8%升至2030年的9.9%。CEBR提出,中亞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可能因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而加速。

  在金磚國家方面,CEBR預測中國將在2029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印度將在2019年有望超過英國,而此前被寄予重望的巴西目前看起來讓人有些失望,不過仍有可能在長期範圍內擠進全球前八。

  CEBR提出,巴西在近年來過度重視面子工程建設和國際體育賽事舉辦,而沒有持續進行經濟改革。至於俄羅斯,CEBR認為,伴隨油氣價格回暖,糟糕的俄羅斯經濟有可能在一定限度內回升。CEBR預測,南非將在2030年前後跌至全球第40大經濟體。

  在日韓方面,日本恐怕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在預測中經濟增長最差的國家,且極有可能在2030年之後的10年中,被英國和德國奪走目前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韓。CEBR預測,南韓可能將在2030年之後的10年中,超過大部分西歐國家,躋身全球前五大經濟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