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宇嘉:樓市去庫存的托底效應 不能以增加新的無效産能為前提

  • 發佈時間:2015-12-28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宇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五大任務,一方面體現了短期內決策層在忍受改革陣痛與穩定增長訴求之間的艱難平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長期內在穩增長、調結構與促改革權衡後的頂層設計。

  去産能、去杠桿排在五大任務的前面,顯示決策層銳意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事實上,過剩産能和高杠桿早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頑疾,其對於經濟穩定和轉型的阻滯、對財政可持續和金融安全的衝擊已呈倒逼之勢。高杠桿源於不斷做大的過剩産能,因為産能一旦做大,杠桿就被綁架,繼續加高杠桿成了不可不為的選擇。因此,只有充分地去産能,才能破除産能“大而不倒”對杠桿的綁架,二者是一體兩面的關係。

  截至2014年,我國非金融實體企業的杠桿率和負債率在主要經濟體國家中是最高的。在這種情況下,去産能與去杠桿不可避免地會對經濟穩增長和金融防風險造成衝擊。

  顯然,決策層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五大任務中的另三項,即去庫存、降成本和補短板,被寄希望避免對去産能與去杠桿衝擊過大,托底增長不至於失速、穩定金融體系不至於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過去,忌憚去産能、去杠桿對經濟金融衝擊太大,而托底經濟的力量尚薄弱,對去産能、去杠桿投鼠忌器,這事實上會加劇産能“大而不倒”對杠桿的綁架,而杠桿過大更不敢下決心去産能,造成惡行迴圈。

  在去産能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所以提出“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也是擔心托底的力量不足。不過,該破産的企業如果改兼併重組,在實踐中如何操作、由誰出面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倘若任務落到國企肩上,是否有違國企改革初衷,對此,托底的力量有多大,將決定決策層在“不破不立”上的力度。

  在托底經濟的三項任務中,降成本受制于財稅體制和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也是一個中長期見效的改革措施;補短板主要看基建。但是,土地財政式微、43號文對於地方舉債收緊的情況下,連續3年保持20%左右高增長的基建投資,未來的空間恐比較有限。審計署近日公佈審計結果,截至10月底,鐵路、水利等重大建設項目進度緩慢,超85億元鐵路項目投資完成率不足10%,90%的水利工程未辦正式用地審批,或許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

  鋻於樓市對行業上下游以及地方財政的影響都比較大,筆者認為,樓市“去庫存”效果如何,決定托底經濟的力量能發揮多大功效。

  一方面,推進樓市去庫存,可以捂熱上游冰封的開發投資、新開工和土地市場,助力穩定投資的關鍵作用,激活下游裝飾裝潢、傢具家電、紡織等家居消費領域,助力穩定消費的基礎作用;另一方面,樓市去庫存將帶動上下游原材料或製造業需求,緩解製造業去産能、去杠桿産生的經濟空擋、金融風險。

  但是,去庫存托底穩增長,保障去産能、去杠桿無顧慮地推進,要貫徹兩個原則:一是去庫存不以增加新的無效庫存為前提。也就是説,樓市去庫存並非是向農民工賣房子,也並非僅僅拉動開發投資、新開工和土地市場,更不是延續土地財政。這樣的目標指向,儘管短期內庫存消化效果較好,但可能會負面激勵未來更多的無效庫存。相反,去庫存要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中實現,即通過降低入戶門檻、公共服務均等化、外來人口“市民化”和降低購房成本,將農民工潛在但無效的住房需求轉化為現實而有效的需求,發揮城鎮化集聚作用,實現人口、産業、服務、住房同步推進。

  二是去庫存要以消化上下游既有産能為前提。也就是説,由於過剩産能規模太大了、佔用的金融杠桿太高了。在穩增長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短期內去産能、去杠桿,對於經濟和金融衝擊太大,需要樓市去庫存來發揮托底效應。

  但是,去庫存應堅持“托而不舉”的原則,即僅僅托住去産能對於經濟穩增長、金融防風險的“底線”衝擊;去庫存僅限于消化上下游既有産能,不能激勵傳統製造業生産出新的無效産能。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