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經濟治理的里程碑(望海樓)

  • 發佈時間:2015-12-26 10:1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華益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籌建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1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股份總和佔比50.1%)批准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滿足了《協定》的生效條件,亞投行正式成立。下個月中旬,亞投行的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將在北京舉行。

  亞投行的籌建過程按部就班進行,強化了各界對亞投行未來運作效率的信心,也透射出這個機構的發展活力。當然,亞投行的成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這個由中國倡議建立的多邊機構一度引發美國和日本的疑慮,成為這些國家眼裏的“黑天鵝”。在英國提交加入亞投行的書面確認函後,美一度表示不滿,甚至譴責英沒有徵求其意見。意向創始成員國各自國情不同,要理順各國利益和訴求也絕非易事。然而,在亞投行籌建過程中,積極因素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各國之間的共識遠多於分歧。

  亞投行的成立水到渠成,背後有幾大重要支撐因素。

  其一,亞洲發展前景可期。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亞洲國家積極探索適合本國情況的發展道路,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有力促進世界發展。亞洲是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投資亞洲發展,符合各方利益。

  其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2010年至2020年間,亞洲國家需要8萬億美元來滿足其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美國和日本都熱衷於投入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在亞投行的籌備過程中,陸續宣佈幾個“大手筆”。但很明顯,任何一個國家或國際組織都難以憑藉一己之力滿足這一目標。亞投行仍大有可為。

  其三,亞投行借鑒經驗,取長補短。亞投行學習了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的運作經驗和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並對機構進行了更好的設計。亞投行的運營方式成本更低,起步更快,效率更高。候任行長金立群履歷豐富,曾在政府部門、國際機構和私營部門任職。他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積累,對掌舵亞投行頗有助益。

  其四,合理運作,減小負面壓力。亞投行遵循開放、包容、透明、負責和公平的原則。中國倡議建立亞投行的初衷,是追求包容合作而非封閉對抗。亞投行堅持多邊主義,反對搞勢力範圍。亞投行與世界銀行的合作正在醞釀中。這種設計理念和實踐路徑,有助於減輕個別國家或組織對亞投行的“敵意”,增信釋疑。

  亞投行的成立,是全球經濟治理髮展的重要里程碑。亞投行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與現有多邊金融機構相互補充,也促進現有機構進行改革。順應時代潮流,亞投行乘風破浪,勢不可擋。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