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題材難以成為市場主流熱點
- 發佈時間:2015-12-26 09:32:5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下,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特別是前海人壽及關聯方通過不斷舉牌當上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對原股東的控制權發起了挑戰之後,不但使得萬科的股權之爭成了市場輿論的焦點,而且也引爆了一個全新的題材——收購題材。
所謂收購題材,是指那些第一大股東持股不到30%,其控股權存在丟失風險,上市公司可能因此而易主的狀況。換言之,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會被其他方收購。應該説,通過股權收購來改變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本身就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功能,由此引起的股權爭奪戰,也就是所謂的“敵意收購”現象,是資本市場所特有的一種形態。當然,由於打股權收購戰成本極高,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即便出現了,最後大都也是以和解結束。真的像當年包玉剛為控制九龍倉而大打收購戰的情形,還是很少見的。自滬深股市建立以來,也有過幾次股權收購戰,最早爆發的就是寶延事件。不過,如果單純從股權收購的角度看,最後都不了了之,並沒有取得嚴格意義上的成功。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股權收購戰一旦開打,主要看各自投入的資金規模,這個時候會有太多的外部股東進入其中,試圖在收購與反收購的激烈較量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往往會導致股價非理性上漲,對參與收購戰的各方來説帶來極大的財務負擔。另外,一旦被收購一方反收購失敗,通常會出現高層管理人員的大規模流失,這不能不影響企業的經營與穩定。特別是相對於那些輕資産公司來説,如果收購戰結束後拿到上市公司的殼,意義的確不大。當然,對於重資産公司而言,情況會有所不同,但在資産價格走低的背景下,以很高的溢價爭奪資産是否明智,也值得探討。相應的,股權收購戰中最明顯的效果就是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漲,如果收購方與被收購方都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收益,那麼多半這場收購戰也就是無疾而終。縱觀中外股市的歷史,儘管股權收購發生過不少,但敵意收購鮮有成功的案例。跟風炒作收購題材的股票,除非很早就介入,否則風險往往大於收益。
回到中國資本市場上,雖然在10年前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但就股權結構而言,絕大多數公司還是高度集中的。第一大股東持股低於30%的上市公司數量很少,即便有些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佔比不高,但由於大股東身分特殊,有能力與其他非關聯股東結成實際的一致行動人,所以外來股東要想成為真正的第一大股東,並且實際掌握公司的控股權難度很大。更何況,對於保險公司這樣的財務投資者,實際控制一家或幾家製造業企業,似乎也不是很合乎邏輯的事情。所以,儘管現在保險公司頻頻舉牌上市公司,但這是否就意味著這些公司一定會爆發股權收購戰,還是很值得懷疑的。股權收購需要統籌安排、週密設計,並非羅列幾個財務數據就可以輕易進行的。
當然,資本市場永遠有浮躁的一面,當圍繞萬科的股權收購戰如火如荼地打響後,人們自然會關注誰將成為萬科第二、萬科第三,相關股票因此大漲難以避免。只是,作為理性的投資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現在這個收購題材,本身並不具備蔓延性,也未必具有可持續性,因此必然是以短期投機炒作為基本特徵,而不可能演繹為長期題材。所以,關注收購題材是必要的,但不應該將其作為市場的主流題材。投資者更應該通過收購題材的急劇升溫,了解當前市場存在資産荒,知道有大量資金在尋找投資機會以及在此背景下股市價值需要重新評估。搞明白了這些,對於接下去的投資策略,也就會感到清晰了。(作者桂浩明為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