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終特別報道·創新篇③】科技成果接連涌現助推産業升級

  • 發佈時間:2015-12-26 0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左至右為圖①②③④

  

  圖① 山東省鄒平縣希萊特太陽能電動汽車公司研發的太陽能電動汽車能減少充電次數,延長行駛里程,已經取得了國家專利。圖為該公司生産的電動汽車。董乃德攝 (新華社發)

  圖② 中興能源裝備生産的高壓無縫鋼管填補了國內空白,圖為技術人員對産品進行品質檢測。楊少玉攝 (新華社發)

  圖③ 正在貴州省平塘縣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目前完成比例達46%。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圖④ 蘇州凱迪泰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無創呼吸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圖為凱迪泰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忙碌。本報記者 杜芳攝

  2015年,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取得了顯著成就,科技成果競相綻放,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有相當一批科技成果走出國門,亮相國際創新舞臺。科技成果已經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發展、助推産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

  在2015年的最後一個月,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再傳捷報:由我國科學家研製的世界首個預防手足口病疫苗——腸道病毒71型(簡稱EV71)滅活疫苗獲批生産上市。這一疫苗的上市,將為我國兒童撐起一個巨大的防護傘,讓更多兒童免受手足口病帶來的傷害。

  2015年,“沉甸甸”的科技成果接連涌現,它們直擊難題、衝向市場、享譽國際,飄香於世界創新園。

  重大成果出彩國際

  這是一個科技夢想落地之年。

  “中國人能造大飛機了!”今年11月2日,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時,人們發出肺腑感慨。7年間,國內22個省份、36所高校、200多家企業、數十萬産業人員協同攻關,終於讓30年的“大飛機夢”成真。在不遠的將來,我國自己的大飛機將打破壟斷,翱翔藍天。

  中藥國際化也是國人的長期夢想。我國科學家歷經20年研製成功的抗癌中藥康萊特注射液終於在今年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評審通過,進入III期擴大臨床試驗,在美國癌症患者中擴大使用。美國《科學》雜誌指出,康萊特是繼中草藥麻黃素、青蒿素發明之後,又一個擁有專利的代表性成果。

  2015年,更多中國科學家站到了相關領域的最高領獎臺上,更多科技成果閃耀國際創新舞臺——

  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國內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屠呦呦發表獲獎感言時説:“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在歐洲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公佈的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研究成果名列榜首。

  在《自然》雜誌2015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中山大學生物學家黃軍因人類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選。黃軍和團隊的這項研究將為治療我國南方兒童中常見的遺傳病——地中海貧血症提供可能。

  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系統,在第46屆世界超級電腦500強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這是天河二號自2013年6月問世以來,連續6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強榜首,創造了世界超算史上連續第一的新紀錄。

  進入市場走近大眾

  一個人能否護理20位臥床老人?我國企業在今年自主研製出國內首創的第三代全自動護理機器人,不僅能夠自動處理老年人、傷殘、智障和無知覺病人在輪椅和床上的大小便,還能通過無線網路自動將被護理者的狀態資訊發送至電腦終端,實現一對多的護理功能。目前電腦終端可接納20台護理機器人同步發送的狀態資訊,1人護理20人就這樣實現了。

  科技成果進入市場,給大眾生活帶來了更多實惠和便捷。今年7月的一天,數百名寧波市民體驗了世界首條超級電容儲能式無軌電車運營示範線。這種無軌電車驅動電源的超級電容完全採用物理吸附技術,安全性高,可反覆充電100萬次以上,能實現快速儲電,使用壽命長達12年。這一齣自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將讓更多人感受綠色出行的便利。

  今年,基於3D列印技術的骨科金屬內植物——人工髖關節獲批醫療器械産品註冊,成為我國首個進入投産上市階段的3D列印人體植入物。與進口高端産品相比,這一創新産品同質低價,將顯著降低人們的醫療負擔。

  更多創新成果進入市場走近大眾,與企業強化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密不可分。以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為例,我國醫藥企業已成為承擔新藥創制專項任務的主體,“十一五”期間承擔任務總量的34.9%,“十二五”期間更是達到了52.8%。

  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馬鈴薯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戰略性主導産業,也是寧南山區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的貯藏設施和技術造成馬鈴薯塊莖儲藏損失高達15%至25%。針對這一難題,寧夏大學等單位結合物聯網技術研發了馬鈴薯種薯窖藏環境遠端監測系統,實現對馬鈴薯貯藏環境參數變化的自動調節。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寧夏推廣應用25套,儲能一萬多噸。

  由於我國更加注重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一大批科技成果成為助推産業轉型升級的強力引擎。今年,青島市重點農業新品種培育科技計劃“鹽鹼地花生高産優質關鍵技術研究和示範”項目取得重要突破。經專家測産,百畝示範方輕度、中度和重度鹽鹼地花生産量同比傳統種植技術增産均超過40%以上。

  在為傳統産業注入生機的同時,眾多科技成果也不斷完善著我國新興産業鏈條。我國企業研製的國內首條12英寸28奈米先進封裝測試全製程生産線成功量産,這一成果對國內積體電路産業鏈發展有著重要里程碑的意義。

  北斗晶片是我國導航産業鏈的核心。今年11月,我國首顆完全自主創新的40奈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量産晶片——啟夢TM晶片在武漢發佈。這一創新成果有望在車船載導航定位監控、可穿戴物聯網、攜帶型手持設備、精密授時、面向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的IP授權等領域廣泛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表示,啟夢TM晶片的成功量産,對於推動北斗應用和相關産業鏈轉型升級,以及維護國家資訊安全等都有積極意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