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改革:以“最大力度”取得突破性進展

  • 發佈時間:2015-12-25 03:52: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4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85元。圖為河北省滄州市一加油站工作人員在為汽車加油。(資料圖片)

  ▼合肥安得物流公司7500千瓦屋頂光伏電站創新採用“擇優選擇屋頂業主+就近售電”運營模式,屋頂發電並沒有“自發自用”或“全額上網”,而是賣給了鄰居——合肥恩斯克有限公司。圖為工作人員在檢查太陽能發電板。

  (資料圖片)

  今年,我國電力、天然氣、藥品等多個重點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而隨著價格改革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商品和服務價格決定權已經交給市場,政府定價範圍大大縮減,簡政放權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要完善價格社會監督體系,政府要與所有市場主體一起,建立健全完善的價格監督體系,維護市場秩序

  今年以來,我國抓住價格總水準低位運作的有利時機,深入推進價格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平穩推出了一系列價格改革措施,以史上最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了重點領域價格形成機制,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

  今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電力體制改革的6個配套文件,明確了按照“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核定電網企業准許總收入和分電壓等級輸配電價,建立規則明晰、水準合理、監管有力、科學透明的獨立輸配電價體系。

  “今年是電力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推進的一年。”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陳啟鑫指出,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通過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逐漸建立起完整的電力市場交易體系。在發電、售電環節引入競爭,以市場化的方式促進發電側降低成本、激勵用電側提高能效,不斷提升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力度。

  在天然氣價格改革方面,今年4月份,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順利並軌,並放開直供用戶的天然氣價格,放開價格的天然氣已佔消費總量的40%以上。11月份,國家大幅下調非居民用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0.7元,並建立門站價格上下浮動機制,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同時,加快推進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引導非居民用天然氣進入交易平臺。

  在藥品價格改革方面,自6月1日起,國家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完善藥品採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將逐步建立起以市場為主導的、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價格杠桿撬動結構轉型

  今年12月16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了調價窗口。不過,根據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有關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暫緩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在成品油價格調整中,環境因素並非決定性因素,但其重要地位正在進一步凸顯。”中國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價格機制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如果成品油價格太低,人們在出行選擇上,將會更多地依賴汽油車,而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利用好價格杠桿,可以引導人們更多地使用新能源産品,減輕生産生活給環境帶來的壓力。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是新常態最本質的特徵。價格杠桿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針對性,更好地運用包括價格杠桿在內的結構調控政策,是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客觀要求。

  今年4月20日起,我國將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降低約2分錢,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降低約1.8分錢。這一舉措既符合煤電聯動的政策,又直接幫助工商業企業減少支出600多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進一步健全生産領域節能環保價格政策,逐步使能源價格充分反映環境治理成本;繼續實施並適時調整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政策。

  放管結合改革有序

  今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公佈了重新修訂的《中央定價目錄》,明確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中央定價種類由13種(類)減少到7種(類),約減少46%,具體項目減少80%左右。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保留的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有關部門將依據有關商品或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和市場供求,深入分析價格變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把屬於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真正管細、管好、管到位。

  但也有人擔心,隨著價格改革的持續推進,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是否會陷入“放則亂、亂則收、收則死”的怪圈?

  “價格放開並不意味著政府就可以無所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價格改革中,價格監管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難度更大的價格改革。價格主管部門必須堅持放管結合,既要管好3%,關注保留的極少數的政府定價項目;也要管好100%,管好所有放開的價格。

  當前,我國市場體系不夠完善,價格違法行為普遍多發。今年11月份,全國12358價格舉報系統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信訪、諮詢共計58553件,較上月上升2.43%。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指出,從監管角度來看,首先要健全市場價格行為規則。其次,要把有效預防、及時制止和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作為工作目標,不斷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相結合。

  事實上,完善價格社會監督體系,維護市場秩序,僅僅依靠政府監管遠遠不夠,還有賴於所有市場主體的共同參與。

  今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開通了全國四級聯網的12358價格舉報資訊系統。“我們將充分發揮系統作用,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定期發佈舉報情況或熱點問題,提醒消費者,警示經營者。”張漢東説,有關部門還將依託社會信用體系加快推進價格誠信建設,對構成價格違法的失信行為予以懲戒。鼓勵和支援新聞媒體積極參與價格社會監督,完善輿論監督和引導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