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正確理解 “五大任務”辯證關係

  • 發佈時間:2015-12-25 01:00: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譚浩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五大任務”存在一定的辯證關係。從總體上講,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去産能最重要,去庫存最緊迫,去杠桿最必要,降成本最現實,補短板最實際。

  從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去産能是最重要的。只要産能過剩的問題不解決好,高投入、低産出,高污染、低效益的問題依然存在,那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可能因為産能過剩問題而無法向縱深推進,也很難達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只要總供給與總需求關係失衡,特別是供給遠大於需求,經濟發展就難以步入平穩有序的軌道,經濟運作品質不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方面的問題就會大量存在。

  但是,就現實而言,要想去産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個過程,至少要3到5年時間。

  去庫存毫無疑問是“五大任務”中最緊迫的一項任務。大量庫存的存在,不僅對房地産市場的穩定産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使房地産市場一直受到庫存的強大壓力,而且任憑發展下去,有可能在一些地區爆發區域性金融風險,影響經濟社會穩定。

  去庫存的責任主體應當是地方政府,應當由地方政府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政策環境,鼓勵和支援開發企業去庫存,鼓勵和支援居民購買商品房。但是,由於部分地方政府已經習慣了用“土地財政”獲取政府利益、創造政績,去庫存就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局部利益如何服務整體利益,地方政府如何服從中央政府,政令能否暢通,就成了去庫存的關鍵。

  就去杠桿而言,高杠桿隱含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嚴重。一方面,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都面臨著高杠桿的嚴重壓力,呈現資産和負債“雙膨脹”的格局。如何通過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減少政府直接投入搞建設,是去杠桿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另一方面,過高的融資成本,已經讓絕大多數企業難以承受,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出現下降,投資者也不再願意投資實體産業。

  降成本並不是一個新話題,卻是一個新課題。高融資成本、高稅負、高收費、高物流成本、高勞動力成本等等,象一座座大山壓在企業並不堅實的肩上。由於企業的高成本都與利益集團有著緊密關係,降低企業成本,就等於減少利益集團利益,如融資成本降低,就會讓銀行少得益,又如降低稅負,就會讓政府財政收入減少,降低物流成本,就會讓公路公司利益減少。能否打破利益集團藩籬,是降成本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最後,就是補短板了。由於長期以來,在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方面一直不同步,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短板也越來越多。如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公共事業、公共基礎設、住房、教育、醫療、環保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越是與老百姓關係密切的領域,短板現象也越嚴重。因此,補短板也是最實際的一項工作,而且,極容易被老百姓感覺和感受到,同時對提升政府公信力、改善政府形象大有裨益。

  總之,“五大任務”看起來都是一項獨立的工作,實際都是供給側的組成部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互為聯繫,任何一項任務的完成,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任務的完成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提供更多的改革經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