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南成為內陸功能性口岸最多的省份

  • 發佈時間:2015-12-24 17:22: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鄭州12月24日電(記者郭久輝)近年我國實施的內陸開放戰略,正在使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變身為開放前沿。2014年以來,河南省相繼獲批肉類、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汽車整車、糧食、水果、澳大利亞供宰活牛、種子苗木等進口指定口岸,河南已成為我國內陸地區功能性口岸最多的省份。

  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是我國首個投入運作的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邊的內陸指定肉類口岸。2015年12月5日淩晨3時,裝載著88.3噸澳大利亞冰鮮牛肉的澳洲航空公司包機抵達鄭州機場。這批冰鮮牛肉通過河南進口肉類口岸檢驗檢疫後,將向全國各地分撥。這是我國首次整機、大規模進口冰鮮牛肉。

  而另一個展示河南口岸實力和效率的是水果包機。自2015年11月15日起,兩個月內將有35個水果包機、約3500噸來自南美洲、東南亞和寶島台灣等地的新鮮水果從鄭州機場口岸入境,並分撥到全國各大城市。承運水果包機的美國康尼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説:“經過對比,在鄭州入境最為高效、便利。”産自智利聖地亞哥郊區果園的櫻桃和藍莓,從離開智利到在鄭州高效通關,只需要28個小時,這些新鮮水果3小時便進入河南當地市場,10個小時左右分撥到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市場。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和載體。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忠榜介紹,河南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設航空、鐵路、公路、郵政、跨境電商口岸及內陸指定口岸、特殊開放區域等“六類口岸”,目前已形成綜合口岸體系,“六類口岸”協調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原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尤其是2015年2月,河南電子口岸上線運作後,初步形成了集通關、物流、商務服務於一體的大通關資訊平臺,海關與檢驗檢疫“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通關”的協作機制,大大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

  將內陸大口岸布點在河南,是國家戰略實施的結果。2013年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時明確要求,要把鄭州建設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而鄭州具有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也是國家賦予這一內陸地區各種指定口岸資質的重要基礎。

  口岸建設大大促進了河南進出口增長。據鄭州海關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在全國外貿進出口負增長的背景下,河南省進出口逆勢飄紅,實現進出口總值3095.7億元,同比增長2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