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債市場化發行漸行漸近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52:30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已進入歲末倒計時,今年的地方債發行也如期告罄。截至12月18日,地方債已累計發行約3.8萬億元。

   

      縱覽一年來的地方債發行情況,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地方債距離市場化發行漸行漸近。

   

      首先,從發行方式來看,公開發行為主,定向置換為輔。據統計,地方債公開發行的佔比達79%,定向置換只有21%。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政府與公共融資評級部總經理助理、高級分析師關飛告訴記者,發行之初,市場普遍預計定向置換的規模可能較大,但實際上,公開發行的佔比遠遠超過了定向置換的比重。這説明市場投資者對於公開發行的認可程度較好。

   

      其次,從發行類型來看,一般債為主,專項債為輔。在地方債發行中,一般債佔74%,專項債佔26%。從江蘇、山東、貴州、浙江等幾個發行規模大省來看,基本上也是一般債券的發行規模比較大。根據財政部的相關規定,專項債券和一般債券的不同在於:專項債券靠對應的基金或者專項收入來償還,而一般債券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償還。此次一般債券佔比遠大於專項債券佔比,關飛認為,在宏觀經濟放緩和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考慮更多發行一般債券而不是專項債券,有利於增強債券的償債保障能力,吸引市場投資人認購。

   

      最後,從發行利率來看,呈現前低後高、地區分化的趨勢。這也是向市場化靠攏的突出表現。據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地方政府與城投行業高級分析師郭永斌分析,以8月6日遼寧地方債發行部分流標為節點,8月份以前公開發行債券利率貼近招標利率下限,8月份後公開發行債券利率開始出現上浮,上浮在10—45個BP(基點)之間,發行的市場化程度逐步提升。定向置換的地方債發行利率普遍高於公開發行的利率,定向置換的平均利差水準在45個BP左右,公開發行的平均利差水準在12個BP左右。

   

      “不僅如此,地方債公開發行利率開始分化,不同省區市利差呈現較大差距。”關飛説,內蒙古、吉林、寧夏、遼寧、安徽、陜西、貴州等中西部和東北省區市,發行利差明顯偏高,而廣東、上海、新疆、重慶、廈門等省區市則偏低。這説明市場對不同省區市發行成本有所區分,地方債發行利差逐步體現了一些市場化的因素。總體來看,整體經濟實力或財力較強的省區市發行成本具有明顯的優勢。

   

      影響地方債發行利率因素既有資金供求、期限結構、債券流動性及信用評級結果等市場因素,也包括政府行政干預等非市場因素。關飛認為,目前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中非市場化的因素仍很多,定價並未完全體現出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但已經部分體現出了市場化的定價趨向。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也樂觀地認為,地方債定價在向市場化回歸的過程中,其長期配置價值正逐漸體現並得到市場的認可。

   

      不過在郭永斌看來,雖然地方債定價正逐漸向著市場化水準靠攏,但距離完全實現市場化定價仍有相當距離。他認為,除了非市場因素對地方債發行存在一定影響外,還有兩個問題要引起重視:其一,2014年之前,地方債券發行時間較短,發行頻次過低,發行連續性較差,債券期限品種結構較為單一,沒有形成準確、完整的收益率曲線作為定價參考。其二,已公開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信用等級均為AAA級,信用評級尚不足以作為投資者的定價參考。

   

      申萬宏源的報告也指出,地方債定價只有體現出了流動性折溢價、信用風險折溢價、資本消耗折溢價等在內的一系列風險因素,才會體現出市場定價規律。

   

      展望明年,市場人士一致的看法是,地方債發行量依然較高,定價將進一步向市場化水準靠攏,發行利率看齊國債的情況會逐漸減少。

   

      中金固定收益研報指出,未來幾年地方政府債的置換發行量依然較高,不排除明年的置換發行量高於今年。郭永斌預計明年發行的置換債在4萬億元左右。據他分析,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明年仍將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按照3%左右的赤字率計算,地方政府將新增債券發行1萬億元左右。由此,他預計,2016年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總計在5萬億元左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