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振華:降低企業成本要打組合拳

  • 發佈時間:2015-12-24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這一重大決策對於促進實體經濟、提高經濟效益,進而保持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效益來自於收入和成本之差,企業只有盈利才能夠擴大再生産,才能夠有更多的資金用於研發、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面臨困難較大的時候,要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就必須降低企業成本。

  降低企業成本,需要打出組合拳,既需要企業自身加強管理,採用新的技術,實行集約節約生産和經營,也需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一是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與生産成本相對應的,是指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是由於制度性因素而産生的企業成本,如審批環節過多、檢查評比過濫都會産生更多的交易成本。因此,要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就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為企業鬆綁,轉變到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和需要的服務上來。

  二是要進一步正稅清費。企業稅負過重直接加大了企業成本。要降低企業成本,需要正稅即把有稅收性質的收費基金項目併入相應稅種。即使是必須要繳納的稅收,也要適當降低稅率。實踐證明,並不是企業稅率越高,可以收到的稅收總量也越高,相反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還會降低,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線所揭示的道理。稅率要體現適當原則,既要考慮國家正常運轉,也要考慮企業負擔。清費即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收費項目。只有清除不必要的收費,才能管住政府向企業亂伸手,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三是要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目前我國由企業負擔的“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大體相當於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44%。建立社會保險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主要標誌,但既需要考慮職工的利益,也需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要降低企業成本,就需要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既能夠確保職工福利,也有利於企業持續發展。

  四是要降低利率。長期以來,我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根本出路在於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降低金融企業進入門檻,培育更多的金融市場主體。只有競爭才能為實體經濟提供質優價廉的融資服務,才能形成市場決定利率的機制。

  五是要降低電力價格。當前,煤炭、天然氣、石油價格普遍走低,電力企業發電成本也隨之降低,通過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適當降低電價有利於促進非電實體企業的發展。

  六是要通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簡化運輸系統、選擇最佳運輸手段和合理的運輸方式、優化運輸路線、開展配載和集中運輸等降低實體經濟的物流成本。(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 趙振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