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庫存 政策改革齊“發力”

  • 發佈時間:2015-12-24 04:33:40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各大新聞媒體有關“樓市去庫存”的報道頻頻“佔據”頭條位置,引發了市民的高度關注。

  按照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計算,若以近年的平均“消化”速度,去庫存至少需要5年時間。目前,高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及部分投資增速較慢的二線城市。相關數據也顯示,與數年前相比,房地産投資增長速度大幅下滑。不僅如此,與樓市聯繫密切的,如建築材料、傢具家電、住宅裝修等行業也受到波及,整個大市場陷入低迷。在此背景下,也在又一個“五年規劃”來臨之際,去庫存相關政策與改革措施已經或即將開始發揮作用,“雙管齊下”共助樓市重回正軌。

  同致行西安分公司市場部總監李總告訴記者,不論是央行五次降息、降低首付比例,還是早些時候的取消限購,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以助力樓市回暖為目的,並且確實取得了應有的效果,預計明年還會有更多利好政策推出,例如類似于購房補貼、降低購房門檻等。其餘大方向政策,如土地政策、財稅政策等也會進一步完善。有實例為證——記者通過蒐集發現,據《證券日報》報道,浙江省寧波市之前提出,在今年7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之間購買住宅或非住宅的市民,可獲得實際所繳納契稅額度的50%作為補貼。因此,一些樂觀的市民也表示,照目前的良好勢頭,大家極為關注的首套房首付比例明年極有可能會再次下調。

  李總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城市推出相關政策,同時更加系統化,也更具針對性。當然,開發商也會提升産品品質、調整自身銷售政策,與整個市場環境相“呼應”,達到提升銷量的目的。除此之外,戶籍改革及相關政策最值得關注,因為“戶籍”與“城鎮化”關係密切,對房地産行業的影響同樣極大。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而城鎮化水準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農村人口及農民工人數在人口總數中佔比很大,於是,鼓勵這部分人進城購房就成了去庫存的可行之道。李總認為,該類人群進入城市工作、生活,所期望的必然是成為真正的“城市人”,即在獲得了住房的同時,自己和家人的落戶問題也能得到解決是他們最大的心願。居住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大量外來人口進入城市,對住房的需求量是極大的,這種拉動內需的做法對去庫存能起到最大程度地幫助,亦可推進城鎮化水準,一舉兩得。而且之前已有住建部人員提出已經開始研究將農民工納入公積金繳存行列,減輕其購房壓力,這無疑是一利好消息。

  因此,在落實戶籍制度改革的前提下,提升農民工的購房信心,形成與剛需、改善型、房産投資者等並存的又一類新進人口購房人群,促進樓市發展。“然而,大量外來人口城鎮化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應循序漸進、正確引導,以免樓市出現井噴式需求增長。”李總最後強調。記者 楊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