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財政:創新支援方式釋放消費潛力

  • 發佈時間:2015-12-23 13:09:19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中央財政通過創新供給激活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穩增長。據財政部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中央財政全方位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政策聚焦産業發展“瓶頸”和“短板”,引導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力求建立産業自主發展的長效機制;大力發展養老家政健康消費,支援地方採取市場化方式發展商業化、大眾化養老服務産業,推動養老與家政、醫療等服務産業融合發展;支援電子商務進農村,充分發揮郵政、供銷社等骨幹流通企業及大型電商平臺的作用,促進擴大農村消費並改善農民生活;加強物流體系建設,支援地方政府採取股權投資等方式,建設佈局合理、流轉順暢、安全高效的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全方位推進新能源汽車應用

   

      這一年,中央財政不斷創新思路,完善政策,出臺了多項措施,涵蓋研發、消費、充電基礎設施等主要環節,形成了一整套支援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加快發展。

   

      制定出臺2016—2020年財政補貼方案,給予市場穩定預期

   

      與現行政策相比,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補貼從原來普惠制、廣覆蓋逐步過渡到擇優扶強、突出先進,推動企業不斷提高産品技術水準,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企業僅僅依靠補貼過日子將越來越難以在市場上生存。二是不干預技術路線。補貼政策由市場和消費者選擇適宜的技術和産品,將各類新能源公交車産品納入統一的補貼標準體系,引入能同時兼顧車輛實用性能水準、節能減排水準等因素指標,使各類新能源客車車型在同一補貼體系中公平競爭。三是引導企業加快降低成本。為引導企業加快降低成本,推動技術進步,淘汰落後産品,相比2014、2015年5%和10%的補貼退坡標準,2017—2018年、2019—2020年在2016年的基礎上分別下降了20%和40%。

   

      進一步推動充電設施加快建設,解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中央財政在認真評估“十二五”充電設施獎勵政策,並在廣泛調研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電網公司、運營企業等建議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十三五”充電設施支援方案。與“十二五”相比,“十三五”獎勵支援政策更加突出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更加注重調動地方政府、社會資本各方積極性。同時,獎勵資金兼顧地方政府車輛推廣成效和充電設施建設工作,有效提升了獎勵資金的使用效益。

   

      持續支援新能源汽車産業技術進步,補齊産業發展“短板”

   

      去年以來,財政部會同工信部、科技部對新能源汽車産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全方位考核與評價,對通過評估的項目繼續撥付了獎勵資金,對進展緩慢、指標未達到考核要求的項目,暫緩撥付獎勵資金。今年,財政部繼續加大了項目監督檢查力度,督促企業提升整車和動力電池技術水準,加快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儘快補齊“短板”。

   

      突出結構調整,改革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

   

      今年5月14日,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下發《關於完善城市公交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正式啟動油補政策調整工作。重點內容包括:一是中央財政不以減少支出為目的,著眼于進一步理順機制。二是推動形成鼓勵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限制燃油公交車增長的新機制。三是充分考慮稅費改革的歷史情況,實施分類調整。四是進一步突出地方政府在公交行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五是增加對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支援政策體系。

   

      推動形成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市場化的長效機制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對政府補貼的依賴性強,來自市場自身的驅動力依然不足,現行政策尚未形成驅動汽車企業生産和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內生動力,應抓住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建立健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目前,財政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行業機構研究制定具體操作方案,上報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實施。

   

      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快速提升。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已累計生産新能源汽車39.72萬輛。其中,2009年至2012年生産1.7萬輛;2013年生産1.7萬輛;2014年生産8.4萬輛,同比增長4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産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2013年以來,全國已有36個城市(群)出臺了190多項配套政策措施,政策涵蓋了補貼、技術研發、充電設施、商業模式、交通出行等多個方面,推廣數量也逐年遞增。同時,不少城市已將充電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明確了充電樁配建比例,部分城市承諾向消費者提供從充電樁現場勘查、安裝調試到維護保養的一站式“保姆”服務。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穩定經濟增長和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養老服務産業

   

  

      以市場化方式支援養老服務産業發展

   

      試點省份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引導,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促進養老服務産業發展。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産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亟須解決的一項緊迫任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有關要求,2014年,財政部會同商務部印發《關於開展以市場化方式發展養老服務産業試點的通知》,啟動以市場化方式支援養老服務産業發展試點。2014年和2015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資金24億元,支援湖南、內蒙古、吉林、江西、山東、安徽、湖北、甘肅等8個省份開展試點工作,通過採取中央財政資金引導,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促進養老服務産業發展。目前,8個試點省份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綜合地方試點工作看,以市場化方式支援養老服務産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堅持市場化機制運作。中央財政安排試點引導資金,與地方政府以及銀行、企業等其他社會投資者共同投入,設立養老服務業發展基金。二是支援方向明確、集中。重點支援居家養老、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培養品牌企業,發展有活力的中小企業,推動養老服務與家政、醫療等生活性服務産業融合。三是強化政策銜接。要求試點地方政府整合中央試點資金、地方配套資金以及中央基建投資等,並與已有的社保、醫保等有關政策有序銜接,形成政策合力,放大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基金運作規範。基金委託專業管理團隊按市場化方式運作,地方政府負責制定基金管理制度,但不參與基金的具體運營。

   

      關鍵詞·農村電商

   

      支援農村電商發展

   

      中央財政重點支援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支援農村電商發展。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要求研究制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

   

      發展農村電商,必須破解物流從縣到村的“最後一公里”瓶頸。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要讓農村享受工業品下鄉的快捷便利,更重要的是,要從農産品的生産環節,借“網際網路+”的東風,提升專業化、標準化水準,樹立一村一品的品牌意識,提升信用,增加農民收入,真正實現城鄉的無縫對接。

   

      本著這一認識,從2014年起,財政部會同商務部啟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2014—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資金48億元,支援256個示範縣,並向中西部省份和革命老區傾斜。

   

      抓住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痛點”,重點支援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著重解決由鄉鎮到村“最後一公里”物流“瓶頸”問題;鼓勵包括郵政、供銷、商貿流通、第三方物流和本地物流等企業在內的各類主體,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積極支援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而開展的農産品和農村特色産品的品牌培育和品質保障體系建設,以及農産品標準化、分級包裝、初加工配送等設施建設,為農産品銷售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

   

      據相關統計,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示範縣已經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電商産業園)81個,配送中心70個,鄉、村級電商服務站點4213個,開辦網店3.9萬個,培訓電商從業人員20萬人次。

   

      在財政資金引導下,國內大型電商和快遞企業紛紛響應。阿里巴巴啟動“千縣萬村計劃”,京東開展京東幫計劃,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已在全國形成熱潮。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也開闢了一條“電商+扶貧”農村致富之路。通過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為農民創造家門口就業機會,有力推動了農村各類産品“走出去”和農民致富。截至2015年8月底,示範縣實現農産品網路銷售額193億元,工業品網路銷售額589億元,鄉村旅遊網路銷售額32億元。

   

      關鍵詞·農産品流通

   

      支援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建設

   

      中央財政著力推動建設以全國大型骨幹農産品批發市場為點,以跨區域産銷銜接鏈條為線的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

   

      從2014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通過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推動建設以全國大型骨幹農産品批發市場為點,以跨區域産銷銜接鏈條為線,交匯形成佈局合理、流轉順暢、安全高效的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

   

      據介紹,開展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建設,主要是為了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宏觀調控和民生保障能力。一方面,讓農産品賣得更順暢,更實在;另一方面,讓老百姓買得更便利、更實惠。

   

      2015年,中央財政在2014年相關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支援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建設。一是安排資金6億元,支援天津、河北、安徽3個試點省份開展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一級)建設,加強資訊平臺、檢驗檢測、廢棄物處理、消防安保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農産品批發市場的投資保障、運營管理和政府監管機制。二是安排資金18億元,支援江西、重慶等9個試點省份開展跨區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援跨區域農産品冷鏈物流發展和農産品交易、倉儲等設施建設,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同時,積極創新支援方式、發揮市場作用,要求地方採取政府股權投資、設立農産品流通産業發展基金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使用財政資金。

   

      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建設以來,基本取得了政策預期的效果。一是有效發揮了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拉動了社會投資。二是創新了投融資機制。傳統財政支援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方式是“以獎代補”,現在採取財政資金作為股權投入等方式,有利於引導形成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發揮了地方的探索示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