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油出口解禁看美製造業回流
- 發佈時間:2015-12-22 23:31:53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總統奧巴馬18日簽署政府支出及稅務法案,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正式解除。這一標誌性的事件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紐約國際油價降至6年來的最低價34.26美元/桶,並有可能跌破2009年的最低點33美元/桶。
但油價下降只是表像,實質是美國頁巖油開採技術及行業的迅速發展。
由於國際油價從去年6月的140美元/桶降至目前的30多美元/桶,迫使美國頁巖油的開採商減少鑽井數量提高産量,以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石油成本。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地區頁巖油鑽井産量為例,在2008年12月234座鑽油井每座日産油85桶,到今年11月,每座日産油量飆上370桶,開採效率提高4.3倍。另據報道,美國産油量雖自今年4月的每日960萬桶峰值下降,但只是小幅減少。而鑽油井數量已自去年高峰暴跌近2/3,從中可看出美國頁巖油業生産效率提高幅度之大。
在頁巖油革命的推動下,美國原油産量大增,並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産油國。從長期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有助於擴大美國原油銷售,促進美國石油業及整個工業製造業的投資和發展。
石油作為現代工業的血液,在製造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源價格降低帶動了美國製造業成本下降,加上頁巖油頁巖氣革命,使美國工業用電價格比其他經濟大國低30%~50%。這使得美在2012年2月發佈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實施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今年8月,波士頓諮詢公佈的報告顯示,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中美製造成本差距極大縮小。如果加上交易成本(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各種費用),按制度經濟學巨匠諾斯的説法,這一部分費用可統稱為“制度運作的成本”,我國製造業的綜合成本可能高於美國。所以,去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快速升溫。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1~11月,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創歷史新高,金額達71.87億美元,同比增長54.9%。其中製造業企業成為最受美國重視和歡迎的群體。
波士頓諮詢公司近期對美國大公司展開的調查發現,銷售額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正在積極考慮把生産遷回美國,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中也有13%有此打算。
最為關鍵的是,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意是美國企業的DNA,目前美國製造業的研發投入強度遠遠高於德國、南韓等國家,且研發活動集中在高科技領域。例如制藥、電子設備等高端行業的研發優勢領先於其他發達的製造業強國。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前3個季度,美國超過中國,在過去6年裏首次成為德國的最大機械出口市場。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數據顯示,繼2013年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超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水準後,2014年美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再增長7.1%至6.15萬項,創歷史新高,居各國之首。
美國正穩步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加大研發,利用技術創新加快傳統産業更新換代,吸取2008年次貸危機的教訓,推行依靠再工業化來實現實體經濟的去金融化與復蘇。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再工業化是建立在智慧財産權優勢基礎之上的製造業的轉型和以新興産業為核心的結構升級。這一次,美國又先於其他國家走在全球製造業復蘇的前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