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紅包”: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 發佈時間:2015-12-22 18: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報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化解房地産庫存。會議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産市場。

  會議還提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要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産業兼併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鼓勵買房,發展租賃市場

  北師大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這次會議最大的進步在於提出了“鼓勵買房,發展租賃市場”的行業管理思路。這是一個大的、徹底的轉變,因為過去一直把“多買房”看做投資、投機活動,嚴厲打壓,至少是不支援的。“不限制富人買房,借此拉動經濟增長,也形成巨大的租賃市場,為年輕人和低收入人群承租活動創造條件,也減輕政府保障壓力”。我認為,要激發需求,必須清除中高收入階層進入市場的障礙。對二、三套商品房的信貸約束和打壓政策嚴重約束了他們入市,而首套置業者購買力通常很弱。中高端收入家庭不入市,首套置業者往往也沒有信心。

  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董藩説,這次會議的第二個進步在於提出了“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此前中央政府想救房地産市場,態度上卻又“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猶猶豫豫、遮遮掩掩”。我們認為,此前的一系列救市政策之所以沒有取得理想效果,主要與幾個一線城市的市場導向作用有關。在全國市場如此疲軟的情況下,如果這幾個一線城市交易量不明顯甚至強烈恢復,就不可能帶動二線城市、進而逐級帶動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恢復。

  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這次會議的第三個進步在於提出了住房制度的新方向: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並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董藩表示,一個完善的市場一定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買賣市場,一部分是租賃市場。在買賣市場是,中高收入人群自己買房子自己住,不需要政府救濟和幫助。而在租賃市場上一定是這樣—— 一邊連著高收入人群,一邊連著低收入人群;一邊連著本地人,一邊連著外地人;一邊連著雖然收入不高但可能有點兒積累的普通中産家庭,另一邊連著剛剛起步或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這些剛剛起步的人、這些外來的人口、這些低收入人群,他們買不起房子,租住這些富有者、當地人的房子,於是就産生一個巨大的租賃市場。在這種條件下,城市化進程可以繼續推進,人口流動可以有序進行,整個社會勞動力、人才的流動,還有由此帶動的資本及其他生産要素的流動,都才是最有效的。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這是修正了的新的説法,與以往傾向於幫助低收入人群買房的調控思路,在表述上至少是明顯不同了。美國至今有38%的家庭沒有自己的住房,要租住私人住宅或者廉租房,西歐、中歐住房自有化率更低,大部分國家處於40%-60%的狀態,而北歐的住房自有化率則進一步下降至20%-30%,這才是規律的體現。

  關注到農民的商品住房政策

  這次會議的第四個進步在於終於關注到了對農民的商品住房政策。多年來,購房按揭、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公積金貸款等政策都與農民無關,確實很不公平。農民階層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邊緣化。

  當然,在看到這四大進步的同時,我還有個遺憾,“促進房地産業兼併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房地産市場是典型的壟斷競爭市場,不應該是寡頭市場。中國的開發商已經是世界最大規模的開發商,但生産的産品照樣有問題。集中度提高意味著壟斷性加強,定價權上升,對改善品質、提升購買者話語權不利。美國至今有十來萬家開發商,大部分為中小型開發商。香港也有很多小開發商。他們的存在對買房者是有利的,所以,不必特意去推動開發商的並購、重組,市場自發行為除外。

  熱點看過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0大“紅包”

  ◎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買房花銷可能變少

  會議提出,要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國家統計局12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33個和40個,分別比上月增加6個和2個。

  ◎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購房限制可能變少

  會議提出,化解房地産庫存,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外地人也將可住公租房

  會議提出,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

  ——社保負擔將會減輕

  會議提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

  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後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

  ——農民工可在就業地落戶

  會議明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目前,中國戶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今年11月初時就表示,全國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國家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

  ◎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養老金或實行全國統籌

  會議提出,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提高統籌層次。

  記者注意到,2015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按照《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

  ◎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縮小

  會議提出,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産,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以及農産品品質、效益上。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企業員工也會受益

  會議提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

  具體措施包括: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看病難看病貴有望緩解

  會議提出,要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保基本、強基層的基礎上,著力建立新的體制機制,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股民合法權益將受到更多保護

  會議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儘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抓緊研究提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

  外媒熱評

  印度《經濟時報》的報道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明年經濟工作有五項任務: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報道稱,這五項任務目前正是中國乃至許多發展中國家在今年遇到的,中國能夠率先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做到有針對的應對措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稱,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還在放緩之中,但是中國政府並沒有敷衍了事,而是將問題深挖出並提出了針對的解決方案。

  報道稱,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説,面對今年全球都在經濟上盡顯頹勢的情況,需要做的或許會比其他國家要多,中國也是帶領其他國家走出困境的主要動力。文章稱,近期中國政府在各個關於經濟、金融的方面有大動作,包括人民幣入籃以及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這一系列的行動和政策顯現出中國政府的一個積極態度。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也稱,這一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謂是針針見血,對以往比較少談及的幾個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回復並制定了明年的計劃。文章稱,中國現在的經濟雖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來説,問題也同樣存在。文章稱一旦中國能夠在明年有所作為,那也能給其他許多國家帶來很好的借鑒。

  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大陸股市普遍走高,特別是一些消費股以及銀行股。這也説明許多投資者對於中國政府所提出的政策的肯定以及對未來中國經濟走向的看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