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住房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2-15 08:49:3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6年經濟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審議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中國共産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要化解房地産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

  ▲經濟工作

  化解房地産庫存穩定房地産市場

  會議強調,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要抓住關鍵點、打好殲滅戰。

  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併重組、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要化解房地産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要擴大有效供給,保持有效投資力度,著力補齊短板。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深化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大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要抓好“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産能合作,抓好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要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智慧財産權。>>解讀

  通過供給側改革為房地産市場去庫存

  會議提出,要化解房地産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專家們認為,這意味著新的住房改革思路已明確。

  化解房地産庫存,必須長期、短期手段並用,綜合運用各項措施。從長期看,促進房地産持續發展,主要是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促進農民工在城鎮定居落戶。這要求戶籍制度改革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同時推進,形成合力。

  據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商品房市場和棚改安置房打通;商品房與公租房打通;商品房和租賃市場打通。打通這三條渠道,有助於化解住房市場矛盾。

  在供給側改革範疇,面向青年群體租賃需求的長租公寓,也是去庫存、穩市場的新領域。一些開發商已瞄上出租公寓這一萬億元級市場。

  會議提出,要擴大有效供給,保持有效投資力度,著力補齊短板。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説,當前中國經濟運作中産能過剩與供給不足並存,這意味著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需要在壓縮落後産能的同時,“靶心”對準新常態下經濟新的突出矛盾,通過在生産領域推進一系列改革,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專家們認為,外需疲弱態勢難以逆轉,消費短期內“獨木難撐”,需要更加重視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背景

  高層月內兩提化解房地産庫存

  “化解房地産庫存”的提出已不是首次,在今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要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發展。

  次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産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在討論促進消費升級的議題時,戶籍制度改革及財稅改革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

  “我每次去農村和農民交談,幾乎沒有人不願意進城。大家普遍的願望是,要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好日子。”李克強在會上説。他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力度推進地市以下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既釋放農業轉移人口消費潛力,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又能真正改善農民生活。

  ▲城市工作

  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昨天的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同時要更加重視做好城市工作。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更多農村人口將會進入城市

  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開放之初不足20%的城鎮化率,有了巨大進步。但與國際發達國家80%左右的高城鎮化率相比,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一方面要看到我國仍處在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另一方面要意識到未來城鎮化進程應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品質。”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對記者説。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率在30%到70%之間是城市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預測,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左右,意味著更多農村人口會進入城市。未來的城市工作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無疑更加重要,這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作出部署的原因所在。

  讓新市民共用城市公共服務

  “城鎮化的短板主要體現在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高。”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日前表示,城鎮現有7.5億常住人口中,有2.5億左右的人沒能在城鎮落戶,沒能享受到相應的公共服務,沒有相應的市民權利。推進農民工的市民化,是未來加快城鎮化進程的必由之路。近期鼓點漸密的戶籍制度改革敲開了農民工進入城市的大門,而“十三五”規劃建議表明,未來將有更多舉措推進“人的城鎮化”,讓新市民共用城市公共服務,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宜居城市”需在多方面合理引導

  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空間擁擠……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一些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被“城市病”困擾著。“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會議提出建設“宜居城市”的著力點。

  “一個城市應該是一生之城。”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傑説,成年前,能夠提供受教育機會;成年後,能夠提供給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老年之後,能夠宜於養老。這些都需要在城市規模、佈局、基礎設施建設上合理引導。

  城市規劃“短命”現象將得到改善

  近年來,很多城市在“攤大餅”中頻頻突破規劃約束,一些城市更是“一任領導一任規劃”,城市藍圖成了一紙空文。

  “要改革完善城市規劃,準確把握城市規劃定位,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出了治療頑疾的“藥方”。

  “當前很多城市病的根源就出在城市規劃上。”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會長仇保興説,一方面城市規劃本身不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規劃實施監督不嚴,表現在城市規劃法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嚴。

  城市規劃是否科學,關係著城市發展的全局。一旦規劃出了問題,城市損失動輒數百億,傷害的是市民百姓的切身利益。未來如何在科學合理基礎上強化城市規劃的法治化,是改革完善城市規劃的重要方向。

  ▲其他議題

  國家功勳首次明確評選待遇等規定

  昨天的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會議指出,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是國家激勵獎賞的一種制度性安排。一個人為黨、國家

  和人民作出了功勳,具有崇高的精神風範,就應該給予很高的榮譽,得到全黨全社會尊重。《意見》對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作了整體設計,明確由勳章、榮譽稱號、表彰獎

  勵組成,並對評選、頒授和待遇等作出了相應規定,為做好功勳榮譽表彰工作提供了依據和遵循。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標準,堅持寧缺毋濫,確保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

  全面兩孩推進家庭發展支援體系改革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會議認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更好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統籌推進生育政策、服務管理制度、家

  庭發展支援體系和治理機制綜合改革。要依法組織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完善生育登記服務制度,統籌好衛生計生、教育、社會保障、就業等政策措施,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