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州零售業隱現新模式

  • 發佈時間:2015-12-22 09:32:26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實體店集中精力細化體驗服務、電商店商巨頭結束對峙開始牽手、跨境電商紛紛落地發展——

  核心提示

  福州零售業近幾年可謂動蕩不安,一方面,迅速發展的電商試圖向線下市場延伸,另一方面,傳統的零售實體店也轉攻線上市場,但如何融合線上線下兩大市場,電商和店商都在苦苦探索,難有成果。今年透過福州零售業發展的種種現象,記者發現,無論是電商還是店商,對融合線上線下市場的經營思路似乎隱隱出現,其中福州傳統實體店在向“網際網路+”靠攏的同時,也更加明確地向體驗方向發展,原來O2O自建渠道的電商巨頭或店商巨頭今年突然轉變方向,攜手原先的競爭對手,還有跨境電商紛紛落地開店,便利店作為“最後一公里”的端口引來電商平臺爭奪等,明後年這些新的發展態勢可能會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 ■記者 謝充靈 文/攝

  增強核心優勢超市和百貨細化體驗

  相對於電商,實體店的商家們都已意識到,實體店最大且最核心的優勢就是體驗,如何實現更好的體驗,各商家今年已有更多的心得。

  很多市民注意到,現在福州實體店的服務相比以往更具人性化了,比如城市綜合體,今年上半年紛紛開始對停車場進行改造,為緩解車主進出停車場排長隊的現象,多數都將停車場進出口從取卡改為電子拍照;在停車場內,為方便車主找空閒車位,在停車場上方設置顯示燈;還有為方便車主找車,又在電梯口設置了找車的顯示屏。

  在商城內,類似的也有不少,比如在整個商城內開通免費WiFi,方便消費者在購物時比價,吃飯看電影前也可提前預訂座位,同時為防止消費者逛商城時手機用電不足,東百、天虹等又設置了免費的手機充電站,消費者還可免費借用充電寶等。很多超市也推出便利市民購物的措施,比如永輝推出快捷自助計量、自助收銀等措施,緩解顧客排隊等待久。

  除了超市的免費寄存櫃外,福州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如萬達也設置了超大型的指紋寄存櫃,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後,可以把它們暫時存放起來,而不用拎著一大堆東西去吃飯、玩樂、看電影。此外,福州的不少超市,如新華都、沃爾瑪等今年開始針對周邊客群推出了送貨服務。

  “市民的消費是多樣的,除了購物,還有吃喝、休閒娛樂,這些都得在實體門店進行,受電商的衝擊不大。”業內人士説,實體店在增強體驗方面只能是下“細功夫”,解決市民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消費者覺得到實體店消費越來越方便,有更多的好感,忠誠度才會更強。

  便利店成電商“最後一公里”必爭入口

  無論是店商還是電商,在近幾年的客戶爭奪戰中,都很清楚後期的競爭優勢都將體現在“最後一公里”上,而這“最後一公里”最重要的點便是便利店,於是電商平臺今年都開始瘋狂圈定設在居民小區的各個便利店。

  記者了解到,雖然早在去年就有一些電商平臺開始接入便利店,但更多電商平臺則是從今年開始介入這塊市場。據了解,目前在福州針對便利店的電商平臺就有便利寶、西特管家、掌合天下、便利幫等近十個,其中有些已在福州周邊配置了大型倉儲配送中心,比如便利寶在閩侯設置了10000多平方米的雲倉集配中心。

  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個電商平臺的經營模式大同小異,多數是提供網際網路平臺,平臺內聚集了各種民生産品供應商或生産商,便利店加入後,採購商品就可以像網購一樣更加簡單,而不用像之前需要和不同的供應商進行談判,而且電商平臺將個體便利店聯合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形成抱團採購,成本也更低。

  昨天記者採訪了解到,經過今年的圈地,福州不少電商平臺都奪取了大量的便利店資源,其中掌合天下在福州合作的便利店已有上千家,更多的是便利寶,已有近4500家合作的便利店。

  福州一些電商平臺的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他們所做的是要改變便利店的零供關係,減少採購環節,節約成本,但對電商平臺來説,最重要的是圈定便利店這個端口後,進一步發展OTC業務,通過便利店,將商品直接銷售給顧客。

  “電店”O2O渠道從“自建”變“借雞生蛋”

  一説到阿里巴巴、京東、永輝、蘇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競爭對手,但出乎意料的是,今年這些零售巨頭開始雙雙聯手了。

  今年8月初,永輝宣佈與京東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永輝超市將以9元/股向京東邦能、江蘇圓周、第一大股東牛奶有限公司和實際控制人張軒松先生非公開發行717.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4.6億元。京東邦能和江蘇圓周的控股股東均為劉強東和孫加明,發行後兩公司合計獲得永輝超市10%的股權。進入12月,雙方又宣佈,雙方O2O業務京東到家正式合作,永輝超市上線京東到家APP平臺並開始正式運營。

  就在永輝和京東宣佈合作後一週左右,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佈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約283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蘇寧雲商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他們的合作從今年“雙12”活動中就已體現出來。

  對“電店”巨頭的合作,業界認為最主要的是各個商家都無法通吃線上線下市場,如為了迎合新的零售發展趨勢,早些時候蘇寧就開始向線上市場延伸,大力發展易購。永輝超市近兩年也開始攻向線上市場。作為線上零售商代表的京東和阿里巴巴在近幾年則是試圖“落地”發展,但總體看各個商家無論是從線上往線下,還是從線下往線上發展,都比較艱辛。而線上線下強強聯手就成為它們節約資源、快速融合的最好方式。

  事實上,今年不僅是這幾大巨頭,在福州的國際快時尚品牌也是從原來的與電商巨頭對抗轉向了合作融合,如 ZARA 和PULL&BEAR等都在天貓同步開店,在今年的“雙11”促銷中,都是線上線下同步展開,引人關注。

  不過,在很大程度上,電商店商巨頭的合作能否真正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還有待在日後的實踐中檢驗。

  跨境電商店蜂擁而出進口商品量增價跌

  對福州市民來説,今年福州商品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跨境電商體驗店的蜂擁而出,進口商品大量增加。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掛牌後,福州跨境電商體驗店就日益增加,其中最集中的就是馬尾。在馬尾東江濱大道,就有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園,該産業園設立了台灣館、北美館、法國館、日韓館、東南亞館等,銷售的進口商品品類多達數千種;在福州保稅區進口食品交易市場內2萬平方米的海絲商城,已有泰生活、印賣客、澳賣客等40個左右的精品館對外營業;位於馬尾亭江104國道旁的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進口商品展示直銷中心,已有千余種來自東南亞、歐美等地的進口商品在展示、銷售。

  今年下半年以來,跨境電商體驗城或體驗店又開始向臺江、倉山等地延伸,福州很多零售巨頭也爭相進入。像天虹,今年9月就在其萬象店和王莊店設立了兩家跨境電商體驗店,店內經營500多種産品,涉及生鮮、水果、嬰幼兒食品、化粧品、休閒食品、酒、調味品等。緊接著,福州新華都超市也在其大景城店開設起跨境電商體驗店。

  到今年底,倉山的幾大跨境電商城也相繼進入營業或試營業,其中海峽國際智貿城已有數十家電商企業在營業,形成了進口商品一條街。在南三環北側的利嘉國際商貿城也在加緊建設,記者看到,其進口商品直銷中心、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出口商品銷售中心都已引入不少電商企業,其中不少已開始試營業。

  隨著跨境電商體驗店的不斷涌現,福州市場的進口商品大量增加,其中各大超市都擴大了進口商品的經營面積,大增進口商品的經營品種,在街頭,各種進口商品專賣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也導致進口商品價格的大幅下降,特別是奶製品、啤酒和葡萄酒等,其中很多進口啤酒的價格都下降了四五成,500毫升裝的啤酒從原來的七八元降到了三四元,1升裝的牛奶也從原來的十幾元降到七八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