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投資人的烏鎮時間

  • 發佈時間:2015-12-22 03:34:33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在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投資機構也是非常忙碌的一群人。IDG資本副總裁樓軍告訴記者,“那幾天真是忙成狗。一來就拉了朋友群,除了論壇,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見朋友了。”

  有沒有聊出好的投資機會呢?“能受邀參加烏鎮峰會的基本上都是已被市場認可的創業者和企業,他們已經處於‘成長期’,而我們要去發現的是更早期的目標,是‘萌芽期’。”樓軍説,跟優秀的創業者在一起,聽一席話,比看一本書還有收穫。“比我聰明的人,還比我更拼,他們不成功誰成功。”

  連續三天的論壇聽下來,樓軍總結出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是互聯。“但這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互聯,而是要多交朋友,大家一起去幹一件事。今年是一個並購年,經歷過激烈競爭,現在回頭看這件事,大家都認同應該用更開放、合作的態度去做事。”

  第二個是創新。“每當泡沫期,其實是缺乏創新精神的公司會先死。比如一些O2O項目,僅僅依靠補貼搶市場,但對市場沒有任何的創造,也沒有提高整個産業鏈的效率,補貼一停,公司就倒了。”

  這兩個詞幾乎融入在三天的每一場論壇裏。

  “我並不認為存在‘藍海’一説,如果一件事一直沒有人去做,並不意味它就是一個未被開發的市場,或許是因為它根本就不值得一做。”樓軍説,他一直不敢用“藍海”去判斷某個方向是否值得一試,“如果一定要説藍海,創新本身就是一個藍海。中國現在有那麼多創業公司,但真正有創新精神的(公司)比例並不高。回想那些現在很成功的公司,在他們創業之初,面對的很多評價是,‘看不懂這群人在幹什麼’。創新一定是很難被大部分人看懂或接受的。”

  “除了手機以外,還沒有第二款真正入口級的産品出現。但我相信一定很快會出現,因為用戶的需求已經在倒逼著它儘快出現了,就像當年用戶的需求逼著功能機換代一樣。需求在那裏,一定會有人去滿足它,商業的本質就是這樣。我們要判斷的是,它從哪兒出現。”樓軍説,如果有顛覆性的創新更大可能是出現在硬體産品,因為很多新的應用和技術,基於手機已經無法發揮最大的功能。

  資本市場資金流收緊,靠講故事還能融到錢嗎?“如果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他的創始人在尋求投資時,展示的不是核心技術,而是他認識多少名人,有多少關係,我絕對不投。”樓軍説,“網際網路創業,永遠是用戶説了算。這是網際網路江湖裏的文化,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價值觀。” 本報記者 詹麗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