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融資類收益互換叫停難住券商

  • 發佈時間:2015-12-22 01:29:38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胡春春

  隨著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被突然叫停,業務被迫中止,損失由此産生,這讓券商與客戶的關係,在歲末愈發緊張。

  百萬爭議

  “損失究竟由誰來負責?你們還是我們?”過去20天,這個問題一直橫亙在國內某大型券商與A股一家上市公司之間。

  事件的起因是,11月末,監管層突然叫停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券商與上市公司原本已經敲定的合作被迫中止。扯皮、互撕由此開始。每一方都舉足輕重,每一方都寸步不讓。這幾乎是今年重拳監管下,券商與客戶矛盾的典型。

  11月初,這家上市公司設立了一個資産管理計劃,準備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該資産管理計劃規模一個億,其中上市公司大股東拿出5000萬元,剩下的擬通過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完成。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按照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的模式,上市公司從券商處借5000萬元後,需按照年化8.6%的水準支付一定的利息。

  “從借到錢,到禁令下來,再到確定不能夠做,中間幾十天,一直到現在,七七八八加一起將近百萬元的利息,這個利息誰來承擔?我們麼,那太不公平了!”上市公司人士質問。

  雙方你來我往,數度交鋒,關係緊張。一直到上週四下午,對於該如何處理利息的問題,該券商總部仍沒有給予明確回復。

  對接這單業務的券商團隊在與《金證券》記者的交流中,不斷感嘆“因為政策原因,這單業務沒做成,實在是太可惜了”。

  私募衝擊

  所謂的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簡單來説,就是機構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股,並支付一定利息。但實際上,機構並不真正買股,而是由券商直接買股,只是把股票收益返給機構。機構相當於用一定比例保證金和利息,撬動了更大數額的錢去買股並享受收益。

  在實際業務中,這幾乎是另一種變相杠桿融資業務。

  11月28日,證監會確認“叫停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的説法。2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進一步解釋了“叫停”的具體內容,稱為促進收益互換業務回歸本質,證券業協會要求證券公司對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進行清理規範。

  實際上,突遭禁令襲擊的不只是上市公司。《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在傘形信託(杠桿配資)被清理後,券商融資類收益互換業務一度成為私募、並購基金、上市公司等青睞的業務模式。其中尤以私募最為典型。因此,在禁令下達後的過去20余天內,私募實際上是受衝擊最嚴重的群體。

  “我們雖然沒有錢上的糾紛,但還是跟券商産生了一些矛盾。比如,我們想把保證金什麼的撤出,他們就阻攔。政策不給做,券商又不讓我們走。”深圳一傢俬募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感嘆。

  券商謹慎

  不得不説,監管重拳治理下,怎麼安撫好客戶,成了券商直面的挑戰。

  滬上一家券商業務部門負責人,在和《金證券》記者談到年底正在忙什麼時,直言“忙著處理和機構們的關係”。據悉,其負責的機構客戶中,也出現了因突然的政策變化遭遇損失的問題,目前雙方也在就損失責任情況進行磋商。

  他解釋説,今年很多方面的監管來得猛、來得突然,而此前券商在創新業務上跑馬圈地、快速發展。這意味著,一遇到政策急剎車,從團隊到客戶會出現連鎖問題。

  “有矛盾能解決還好,關鍵是個別大客戶,一旦給別人留下不負責任的形象,就很難挽回了。雖然客觀上説政策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但是客戶卻不這麼想,所以我們這會兒別的都得放下,就顧著和機構解決問題了。”他告訴《金證券》記者。

  南京一家大型券商相關人士也表示了相同的感受,稱“目前負責的部門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因為年底不知道還有什麼政策,所以不太敢動,萬一推廣過了,給合作機構帶來損失得不償失。”該人士指出,大家都期待年後,一些政策會不會調整,例如配資,畢竟有需求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