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恩智浦將向“中國製造”輸送半導體技術

  • 發佈時間:2015-12-22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將半導體看成工業領域的基礎口糧,那麼與飛思卡爾合併後新的恩智浦將為“中國製造2025”輸送一種高品質的智慧化“大米”。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全球市場及銷售資深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鄭力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如此表示。

  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産業迎來新的並購大潮。統計顯示,2014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並購交易總額為380億美元,今年到目前為止已達1200億美元之多。安華高科技公司以37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了博通,為年內全球金額最大的單筆並購交易。包括恩智浦、英飛淩、安森美在內的國際巨頭也滿載而歸,國內一些半導體企業也頻下買單。

  有分析指出,全球半導體公司熱衷於並購同業,主要是手中握有三張好牌:一是現金儲備充足,二是並購融資成本不高,三是資本市場上半導體行業估值偏低。在鄭力看來,從産業整合的視角出發,不能把近期半導體産業領域的多起並購簡單地判斷為“抱團過冬”,因為不同産業在各自的發展階段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國際上積極並購同業的趨勢,揭示出我們這個電子資訊産業正在步入一個新的變革期,”鄭力説,“這就是所謂的傳統電子工業與IT産業開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前幾年,網際網路是在虛擬世界中創建並逐漸壯大的,發展起來之後,這個虛擬的IT世界逐漸植入工業實體當中,也日漸成為現實生活的組成部分,為整個電子産業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現在談論的“網際網路+”,也是恩智浦推崇的“智慧生活”。如此之大的變革推動全球半導體行業進行“強強聯合”或者“互補短板”,通過戰略上的聯合來適應新形勢下的産業革命。

  鄭力還説,從國內看,曾經很多人對半導體的認知程度僅局限于收音機,但這個産業目前從國家到地方,目前都上升到戰略層面,去年還出臺了《國家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目前國內半導體産業並購方興未艾,一些企業還參與到國際並購當中,也從一個側面推動了全球半導體産業版圖的變化。

  全球半導體行業近期的一個熱點是恩智浦完成了對飛思卡爾的並購,這一事件不僅改變了目前汽車電子領域的市場格局,還有可能激發更多競爭者加入並購大戰。兩家公司在12月7日正式合併後,新恩智浦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半導體廠商,全球市場份額預計達13.4%,汽車半導體業務營收將達40億美元。

  鄭力解釋説,這迎合了全球汽車産業從電子化走向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在恩智浦和飛思卡爾合併前,汽車本身的控制技術和汽車的互聯技術是相對獨立的,專注于不同層面的半導體企業基本上各自為戰。恩智浦在汽車半導體領域的優勢是互聯與安全技術,飛思卡爾的控制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二者結合後,新的恩智浦將作為排頭兵,革命性地推動整個汽車産業從電子化加速進入智慧化時代。

  智慧製造這一概念是今年工業領域的一大熱詞,在國內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在德國的“工業4.0”中,在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乃至英國的“工業2050”裏面,智慧製造都是主要經濟體為工業發展設置的優先目標。

  “我們的互聯技術和安全技術,對工業物聯網至關重要。在中國,我們有上千家工業製造領域的客戶,恩智浦把這些技術和相關解決方案提供給他們,後者逐步把它們融入現有産品當中,使這些産品升級到互聯智慧的水準,這樣‘中國製造2025’一個基礎性的底盤就會形成。”從這個角度講,半導體就是工業“大米”,鄭力説,就像一流的農場不斷地給社會輸送優質大米一樣,“我們也在給‘中國製造2025’不斷輸送高品質的智慧化‘大米’”。

  據鄭力介紹,恩智浦的互聯汽車技術解決方案已被上海智慧網聯汽車示範項目採用,後者也是“中國製造2025”46個示範項目之一。“恩智浦從汽車互聯這個角度推動‘中國製造2025’向前發展。”鄭力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