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紫光集團再擲逾百億人民幣入股台灣半導體業

  • 發佈時間:2015-12-12 10:3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寒芳 吳濟海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與台灣封測企業力成達成策略聯盟後,大陸紫光集團11日連下兩城,分別投資568億元(新台幣,下同)及119.7億,成為台灣兩大半導體企業——矽品精密和南茂科技股權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

  台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1日公告稱:紫光將以每股新台幣55元的價格認購矽品約10.33億股,增資後紫光將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獲得矽品董事會中的一個董事席位。

  同日,台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認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參與公司約2.99億股私募案,約佔南茂增資後已發行股數25%,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獲得一個董事席位。雙方還簽訂策略聯盟契約。

  當天下午的矽品説明會上,董事長林文伯表示,私募案將使矽品參與大陸半導體黃金成長期,進而放眼全球半導體市場與商機。臺積電為了拓展商機,決定在南京設置12寸晶圓廠,顯示産業參與大陸市場必要性不言可喻,兩岸形成的大規模半導體市場,其實不應該放棄,否則將限縮公司成長的機會。

  他説,台灣半導體産業擁有競爭優勢,現在正是從大陸拿資金來臺的時候,要以穩定的根基,擴大兩岸甚至是全球商機,相信未來成長可期,如此一來可確保矽品中長期的利益,未來其他股東都可獲得最大利益。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日前曾對外表示,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3000億元人民幣,將紫光打造為全球第3大晶片製造商。

  目前,台灣IC設計産業仍居全球第二,晶圓代工與封裝測試皆為全球第一。在紫光積極佈局全球半導體産業鏈的大手筆中,台灣是其佈局中重要一環。

  2015年10月30日,紫光集團宣佈6億美元入股台灣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成在全球半導體的封測試服務中居龍頭地位。紫光以每股75元新台幣的價格,收購力成科技25%的股份,成為後者最大股東。這是陸資首度入股台灣封測廠,在台灣産業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紫光也有“鎩羽而歸”之時。礙于台灣法規限制,紫光集團之前向台灣晶片設計龍頭企業聯發科拋出的橄欖枝被擱置。

  台灣輿論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過去30多年,從包辦IC設計、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垂直型態,逐步發展出水準分工的IC設計公司、晶圓代工廠與後段專業封測代工廠(OSAT)。近年半導體廠商考量研發費用、産品經濟規模、産能利用率以及市場競爭等外在威脅,産業界朝向水準整合方向邁進。

  7日,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就宣佈將在南京投資約30億美元。本次投資案為100%全額投資,是歷年來臺企“登陸”投資單一項目的最大案。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大陸半導體市場近年成長迅速,“登陸”設廠可進一步把握大陸商機。

  面對兩岸半導體産業的競合局面,《經濟日報》就此刊發社論指出,大陸産業政策的“拉力”,讓大陸半導體産業鏈成形且越來越成熟。《工商時報》則認為,目前大陸全力扶持“紅色供應鏈”,並將半導體投資項目納入“十三五規劃”,是臺商考量與大陸企業合作的重要誘因。

  針對業者要求開放呼聲,台灣工業主管部門表示,審慎評估鬆綁大陸IC設計業登臺策略,不會讓台灣業者因法規限制而受困。投資人認為,精簡成本、共同開發産品以創造利潤,讓半導體業進入了“大者恒大”的局面。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産業來説,大陸這一龐大市場重要性遠勝過其他區域,如果能兩岸攜手,就能在大陸獲得相對的“主場優勢”。(記者李寒芳、吳濟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