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科學家發佈高價值瘤型麻風臨床案例研究成果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王玉林 王建新)臨床病例中,如何鑒別慢性感染性疾病與自身免疫性疾病,並提高其早期診斷成功率?日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陸前進領銜的皮膚病醫學團隊,從一例被誤診的組織樣麻風瘤病人成功診治入手,對此問題給出了指導性意見。這一研究結果,近期公開發表在世界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柳葉刀》上。

  麻風是由麻風分支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的皮膚和周圍神經。世界衛生組織已宣佈,麻風在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大多數國家被消滅,發病率小于萬分之一。因此,麻風在我國臨床上十分少見,組織樣麻風瘤更是瘤型麻風的一種罕見變異型。此外,組織樣麻風瘤為多菌型麻風,傳染性較強,誤診不僅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傷害,對徹底根除麻風目標也是極大挑戰。論文提出,當臨床上遇到一個懷疑結締組織病的患者伴有不典型皮膚表現,一定要進行皮膚活檢以排除慢性感染的可能。

  據悉,來自倫敦衛生學與熱帶醫學學院的世界著名專家Lockwood同期發表了題為《伴自身抗體陽性的皮膚結節:診斷陷阱》的評論性文章,高度評價了該論文的臨床價值,並指出本病例對廣大臨床醫生有極大指導作用。他呼籲多相關學科臨床及病理醫生在診斷來自麻風疫區有不典型皮膚損害或周圍神經表現的患者時,需提高警惕,考慮麻風可能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