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省交通脫貧攻堅戰吹響號角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29:42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力維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通達的是富,連接的是心,構建的是和諧中國夢”——已經成為我省貧困地區交通事業發展成就新的生動寫照。“十三五”期間,我省將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全省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抓好大扶貧戰略行動,12月15日,省政府在貴陽舉行全省交通扶貧工作會議。召開此次會議,在我省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以交通先行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的態度和信心。

  1、一路通 百業興

  打贏全省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是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省委、省政府強調,農村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交通是基礎和先導。我省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核心是發展,關鍵在交通,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

  長期以來,我省始終把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推進,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有計劃、大規模地組織開展交通扶貧工作,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交通扶貧的主戰場,出臺特殊支援政策,全力以赴推進高速公路、水運和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普通國省幹線建設攻堅,“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等重大工作。

  五年來,全省尤其是貧困地區交通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交通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十二五”全省累計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産投資約4430億元,遠超2750億元的“十二五”規劃目標,是“十一五”投資總額的3.6倍;65個貧困縣全部通高速公路,預計到2015年底,將形成15條高速公路出省大通道,極大地改善貧困地區路網結構。

  同時,農村通行條件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群眾告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歷史,交通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呈現出“一路通、百業興”的景象。“十二五”前四年,交通扶貧助推全省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26萬人,2015年還可減少130萬人,交通建設為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深度扶貧、精準扶貧作出了積極貢獻。

  2、脫貧攻堅 交通先行

  儘管我省即將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但貧困地區對外通道不夠、道路通達度不深、道路品質不高、運輸服務品質較差、交通總體水準較低的情況仍然存在。全省交通扶貧會議提出,實現同步小康,交通仍是最大的瓶頸、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爆發力,更是最大的先行官。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交通扶貧工作會議上,我省納入全國交通扶貧規劃的貧困縣有65個,同時增加5個少數民族縣,總數達到70個,這些縣大多數分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把農民增收的致富路、農業發展的轉型路、農村進步的幸福路,鋪到家門、修到地頭、通到村口,就能為貧困地區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更加有利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3、“十三五”打造“四條路”

  據了解,“十三五”我省將按照“高速公路通道加密、國省幹線等級提升、農村公路覆面擴大、內河水運發展提速、樞紐轉換效率提升”的思路,突出抓好大扶貧戰略行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工作始終,為全省“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到2020年,力爭實現“三突破、三提升”目標,即普通國道、農村公路和內河水運發展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網路化水準、公路管養效能和綜合運輸服務品質得到顯著提升,構建形成“外通內聯、覆蓋廣泛、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網路,基本建成與我省同步全面小康相適應的交通運輸體系。

  突出規劃編制,做到與生態移民搬遷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發展富民産業相結合,切實提高路網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最大限度地放大交通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倍增效應。主要著力打造“幸福小康路”、“康莊大道”、“特色致富路”、“對外開放路”這“四條路”,全面提高交通扶貧工作的精準性。

  突出項目建設,以貫通南部三州高速公路通道為重點,加快推進環貴州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加快國省幹線公路建設,提升技術狀況和服務水準;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力爭到2017年實現村村通瀝青(水泥)、村村通客運的“兩通”目標,並加快運輸站場建設;啟動烏江和北盤江—紅水河由Ⅳ級航道提升為Ⅲ級航道建設,協調推進龍灘電站過船設施建設等,全面提升貧困地區水路運輸綜合服務能力。

  突出監督管理,“十三五”期間,不僅要加大建設力度,還要加大公路養護管理,不僅讓貧困地區群眾走上“安全路”,還要坐上“放心車”。把工程品質放在首要位置,以嚴密的管理措施控制施工,不斷提升通行安全水準、加強公路養護管理、堅持依法治路治超。

  突出資金籌集,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銀行溝通對接。同時,積極採取“一事一議”方式,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投工投勞,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交通扶貧投融資機制。

  突出改革創新,加快推動“交通+生態旅遊”、“交通+特色産業”、“交通+電商快遞”扶貧,使交通扶貧支撐特色産業發展的功能更加突出。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設方案和建設標準,探索推動PPP模式建設高速公路,推廣採用“建養一體化”服務採購模式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探索新途徑新方式。積極探索發展多途徑、多模式的農村貨運及物流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交通運輸支援農村經濟發展、繁榮農村流通的重要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