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心工程補上農牧民用電“短板”

  • 發佈時間:2015-12-21 05:59: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出發向南,寬直的柏油路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延伸。車行30多公里,左轉便進入了牧場。汽車沿著草原上車輛軋出的轍印小心行進,翻過一座山梁,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寬闊的河流逶迤蜿蜒地向南流去。

  “這是伊敏河,那高高山崗上龐大的建築就是巴彥胡碩敖包。”汽車停在一個巨大的圍籬內,院內坐落著一座土坯房和一座新建不久的磚瓦房。這是鄂溫克旗東蘇木孟根楚魯嘎查牧民丹德爾的家,今年49歲的丹德爾和女主人汗達扎布就住在這裡。

  2015年8月20日,這裡發生了一件這個家庭期盼已久的事:家裏終於通電了!

  丹德爾夫婦有3個孩子。兒女們漸漸長大,一家人卻從沒有在明亮的屋子裏圍著滿桌的佳肴美酒過個新年。對此,丹德爾夫婦滿是遺憾。

  呼倫貝爾電業局響應自治區“十個全覆蓋”號召,對散居在26萬多平方公里上的農牧民用電問題進行了全面摸底。2015年5月,丹德爾的家用電工程開始施工,一根根電線桿從2公里外直直地排到了他的家門口,嶄新的線路被架起來。

  不待通電,丹德爾就把電視機和冰箱買了回來。8月20日,丹德爾家正式通電,電飯鍋、電磁爐都能用了。汗達扎布説,下一步還打算買冰櫃、電腦。

  丹德爾是個憨厚的蒙古漢子,漢語説得不很流利,看妻子和記者交談起來,他禮貌地招呼了記者一聲,又忙起了手中的活兒。汗達扎布則爽朗健談,借助當地電業局一位懂蒙語和漢語的工作人員,記者和她聊了起來。她説,今天家裏請了工程隊打井,丹德爾忙前忙後地照應,沒得閒功夫,放牧的工作就交給了畢業在家的二女兒德瑪。

  德瑪説:“以前,我們不會經常帶朋友回家。”記者問:“為什麼?是因為沒電嗎?”

  “這是一部分原因吧。沒電很不方便,怕朋友不習慣。我們從小就習慣了沒電的生活,但還是盼著快點通電。”

  “通電了,感覺怎麼樣?”

  “雖然晚了點,但總算是圓了爸爸的夢。我們全家都很開心!”

  一旁的丹德爾連忙插話,他用生硬的漢語感嘆道:“通電了,這一天我等了好多年啊!”

  這是一個普通草原漢子的感慨。正是出於對草原農牧民心聲的回應,內蒙古自治區將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列為“十個全覆蓋”工程的重點內容之一,下大力氣讓所有農牧民都能用上電。

  呼倫貝爾市市長張利平告訴記者:“我們要帶著真摯的感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去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把‘短板’補起來,把‘民生’搞上去!”

  國網呼倫貝爾供電公司在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中,以電力先行為己任,全面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助力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他們將農網改造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這項“民心工程”落到實處,拉網式地深入牧區對無電戶進行調查統計,火電和風能太陽能等綠色新能源發電並用,不讓一位遠離電網、居住偏遠分散的農牧民落下。

  “用電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呼倫貝爾電業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説,“只有讓所有農牧民都用上電,我們電力工作者才能安心”。

  太陽西沉,巴彥胡碩敖包的影子漸漸變得朦朧,伊敏河畔隱隱傳來德瑪悠揚、清脆、略帶滄桑的草原長調歌曲《遼闊的草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