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小城的綠色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2-21 00:31: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時節,地處桂北山區的資源縣仍然是山花爛漫、綠樹蔥蔥。這座森林覆蓋率達79%左右,被譽為“綠野仙都”的小城立足生態優良、自然資源豐富以及同時擁有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
坐擁貓兒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和銀竹老山自治區自然保護區,橫跨資江和潯江兩大水系,自然資源豐富的資源縣也曾走過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老路,全縣最多時大大小小木材加工廠有140多家,以粗放式的開山採伐為主要發展方式,資源消耗的年均增長遠高於全國水準。
1995年起,資源縣審時度勢,明確了發展思路,“走生態、迴圈、低碳、高效的綠色發展道路”,成為資源縣隨後20年的發展戰略。
資源縣委書記文飛説,按照林木生長量和消耗量,上級給縣裏面的砍伐指標是13萬立方米,作為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的資源縣主動算好生態賬,把砍伐指標控制在5萬立方米以內。“今年只用了3萬多立方米,除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水源涵養公益林的樹木一棵都不許砍。”
木材砍伐做“減法”,生態公益林則做“加法”。資源縣林地面積248萬畝,公益林劃了124萬畝。2011年以來,該縣還新造林12.2萬畝,義務植樹216萬株,建設村屯綠化點78個。
保護青山綠水並不是以犧牲經濟建設為代價,在嚴控林木砍伐的同時,資源縣大力開發利用境內近百萬畝毛竹林,毛竹3年即可成才,是一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可再生資源。
大到竹製衣櫃、竹制桌椅,小到竹制鍵盤、竹制煙灰缸……在資源縣桂族竹業有限公司的展示廳內,一系列圍繞著毛竹做文章的産品琳瑯滿目。廠房內,工人們正在把一條條毛竹壓製成裝飾材料板、竹制地板等,然後準備裝車運往廣東、浙江、山東等地。
“我們每年的産值2000萬元以上,訂單式生産,完全不愁銷路。”公司負責人馬剛説。在資源縣,像這樣的竹製品深加工企業有10多家。
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如何使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當地把眼光放在了發展生態農業上。
如今,資源縣紅提種植6.38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提生産基地,“資源紅提”獲農業部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在“廣西紅提村”中峰鎮大莊田村,農民建起了一座座被當地人稱為“提子樓”的漂亮樓房,成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作為廣西無公害蔬菜和紅提生産示範基地,資源縣目前特色農産品種植面積16萬餘畝,發展竹鼠、冷水魚、七彩山雞、梅花鹿等特色養殖場600多個,年總産值15億余元。
此外,資源縣境內山清水秀,石奇林幽,集名山、名江、名瀑于一體。作為廣西首批優秀旅遊縣,資源縣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特點突出,是全國唯一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完美結合地,在大桂林旅遊圈中獨樹一幟。
資源縣縣長韋紹藝表示,資源縣抓住建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契機,加大旅遊硬體設施建設和加快旅遊産業轉型升級,投資3億多元對天門山、八角寨五排河等景區升級改造。今年1至6月,全縣共接待旅遊人數220.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73億元。
在嚴格制定相關環保要求基礎上,該縣引進大型的精深加工石材企業,實現建材、礦冶清潔生産,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産業,資源縣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共贏的發展之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