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連健昌:四年成就首家上市竹製品企業

  • 發佈時間:2015-11-27 10:30: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11年創辦到2014年成功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掛牌上市的竹製品企業、南平市第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福建龍泰竹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泰竹業”)的上市歷程僅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這在閩北是一個傳奇,在同行中也是一個奇跡。龍泰竹業的飛速發展,究竟靠什麼?對此,公司總經理連健昌給出了非常簡單的答案——人才、技術、管理。

  山裏來了“海歸”

  龍泰竹業所在的建陽區徐市鎮,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小鎮。這裡沒有北上廣的繁華,也沒有江浙滬的富庶,但令人驚詫的是,從這些大城市辭職投奔龍泰竹業的就有5人。除此之外,2名海歸、1名MBA也慕名前來,並且在此紮下了根。

  一家規模並不算大的山區民企,何來如此魅力?連健昌説,他有三個“法寶”。

  職業發展空間。對加入龍泰大家庭的員工,公司“量體裁衣”,通過不斷的嘗試,幫助他們尋找到最適合的崗位。“只有崗位與能力相匹配,員工才能看到自身的價值,才能獲得成長的機會。”連健昌告訴記者,在組好團隊的基礎上,公司推行經理負責制,每一名經理管理一個團隊、負責一個項目,公司則為其定出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獎懲並舉。

  多元福利待遇。連健昌坦言,與大城市的企業相比,龍泰竹業目前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並不具備競爭力。但是,公司施行待遇與貢獻同比增長制度,不比現在比未來,貢獻越大,收入越高。此外,公司還盡可能為員工提供多元福利待遇。目前,公司正擬購地興建商品房,屆時,符合條件的員工都可以按成本價購買。

  股權激勵機制。“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連健昌説,人才要想“引得來、留得住”,就必須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為此,去年以來,公司積極推行股權激勵機制,只要員工完成預定的目標,公司當年就給予獎勵。目前,已有部分員工拿到了股權。

  無國界的研發隊伍

  與宜家家居、World kitchen、ALDI等大型國際連鎖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世界最大家居賣場瑞典宜家家居在中國指定竹製品3家主要供應商之一……連健昌表示,龍泰竹業在短期內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研發創新。

  在“低成本、高品質”經營目標的指引下,龍泰竹業不斷投入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創新,在閩北竹製品行業率先配齊了毛竹——竹板——成品生産——數控成型——靜電無塵噴漆的全套設備。“既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又實現産能的大幅度提升”,連健昌舉例説,過去,包裝車間20多個工人忙碌一週,才能整合一大貨櫃。如今,在自動化流水線上,18個工人一週能完成3個貨櫃的産品包裝。公司一週的生産量,是傳統作業條件下同規模企業一年的出産量。

  為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竹制家居用品行業最具競爭力的製造商”,公司一方面著手建立無國界的産品研發隊伍,先後開發出竹菜板、竹碗、竹花架等1600多個品種,創立家康元、肯老竹、Qbamboo等自主商標,用創新引導市場;另一方面,變被動的訂單生産為主動的産品供應,“過去是客戶給圖紙,供應商報價,由客戶選擇供應商。現在,我們先行設計圖紙,讓廠家選擇産品,用標準引領客人”,連健昌説。目前,龍泰竹業正和有關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生態認證及國際高標準體系認證,逐步實現工業4.0

  推行5S標準化管理

  “以前工人上午上班後的半個小時和下午下班前的半個小時,都在談論‘六合彩’,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場景了,在這兩個時間段內,工人們都主動地在做衛生”,連健昌告訴記者。

  這樣的改變,源於5S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推行。連健昌介紹,為提高生産管理水準,公司與深圳恒卓集團合作,由其派員進駐公司,與員工同吃同住。經過21個月的不斷磨合,員工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又反過來促進了産品品質的提升。現在,公司産品合格率達到9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升20多個百分點,企業效益實現了最大化。

  管理不僅管人,還要管物。成立之初,龍泰竹業就把原材料基地建設作為立司之基。在有關方面的支援下,公司在徐市鎮、書坊鄉先後合作管理1.5萬畝的竹山。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相繼與中國林科院和瑞典宜家進行合作,對産品使用竹材進行森林FSC FM-COC全産業鏈認證,並在對竹林的撫育中對闊葉林進行高保護價值的認證。在此基礎上,公司還通過了法國BV公證行、歐盟木材法規DDS認證,並被評為中國林産品首批指標機制企業之一,這些都為産品出口歐美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連健昌告訴記者,為做大做強企業,推進“新三板”到“創業板”的轉板工作,公司將分二、三期進行增資擴産。“今年,公司已啟動二期增資擴建項目,擬投資1.5億元,新增建設用地70畝,新建廠房面積2.5萬平方米,新增轉移勞動力150人,實現主營收入2億元,實現稅收1000萬-1500萬人民幣。下一步,公司擬在海西工貿城竹産業園(徐市鎮)建設三期300畝竹基高性能複合材料生産基地。”連健昌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