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企重組年底加速:招商局重組中外運長航

  • 發佈時間:2015-12-19 09:5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招商局重組中外運長航,中國鋁業合併國家電投鋁板塊?

  央企重組年底加速

  本報記者 陳岩鵬 北京報道

  喧囂了一年之後,央企重組突然發力。進入12月份,僅短短10天就有3起重組,涉及6家央企近萬億資産。《華夏時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目前為止,今年重組的央企已達10家,為近5年來之最。即便如此,這或許還只是個開始。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12月11日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央企重組後續還會繼續。而在當日公佈的國有企業“十項改革”試點工作中,央企兼併重組試點位列其中,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方案,試點工作將於明年全面展開。

  “神車”“神運”之後,下一個會是誰?12月17日,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圍繞著“一帶一路”走出去的動車、核電、通訊、特高壓、建築領域機會大。而本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得的最新消息是,招商局與中外運長航正在醞釀重組,中國鋁業和國家電投鋁板塊合併事項也在商談過程中。

  10天6家重組

  就在國資委12月11日召開吹風會當天,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重組獲批,兩家航運業巨頭由此拉開了重組大幕。

  中遠董事長馬澤華和中海董事長許立榮當天就重組事宜答媒體問時稱,整合的主要目的在於打造出集裝箱航運、港口碼頭、油氣運輸以及以租賃業務為核心的綜合航運金融的四大專業化集群。

  “中遠和中海在航運、碼頭、油氣運輸等板塊各有側重,在當前航運業大面積虧損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進行重組,將同質化的業務板塊進行鏈條化整合,實際上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不是簡單的合併。”李錦説。

  中海集團旗下公司中海科技當晚發佈公告,中海與中遠“現階段重組將首先圍繞集裝箱運輸、船舶租賃、油運業務、散運業務、金融業務等板塊開展”。

  “這次重組範圍涉及內地和香港4家上市公司共7隻股票,包含70多項資産,複雜程度居中國資本市場之首,也是近20年來國際資本市場上極其罕見的複雜重組交易。”作為此次資本重組項目的整體財務顧問的中金公司置評道。

  中金公司研報亦稱,集運業務合併將成為兩大央企重組的重點,幹散貨和油運業務合併的可能性大,操作性強。根據公告,中國遠洋中海集運、中遠太平洋中海發展4家上市公司的資産將進行騰挪,其中航運領域的核心業務集裝箱航運將納入中國遠洋。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海和中遠的重組與今年8月份重組的南車和北車一樣,都屬於行業內的橫向整合。

  而就在3天前的12月8日,中國五礦集團與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宣佈實施戰略重組,中冶整體併入五礦。而與“神車”“神運”不同的是,中冶與五礦的重組被定義為縱向的産業鏈整合。

  一位資源類國企人士對本報記者説,作為承包商的中冶與掌握礦産資源的五礦是上下游的關係,縱向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議價成本,改變五礦的虧損局面。

  公告顯示,五礦旗下的5家上市平臺均處於虧損狀態,中冶集團旗下有中國中冶鋅業股份和ST美利,其中中國中冶和鋅業股份今年前三季凈利增速均超過20%,雖然ST美利還在虧損,但相比去年同期已減虧50%。

  “中冶併入五礦,既有重組的特徵,又有清理退出的特徵。”李錦分析認為,“如果和五礦結合,由五礦進行配套,通過鏈條重組的方式,就挽救了虧損企業。”

  據統計,除了上述3起重組,南光集團與珠海振戎本月初也獲批重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也於今年6月宣佈實施聯合重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0家央企宣佈重組,為近年來之最。

  強強聯合

  “神車”已經成為央企“強強聯合”的典範,“神運”、五礦和中冶、中電投和國核技的重組也複製了這樣的路徑。

  湖南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肖毅敏注意到,今年重組一大特點就是大企業的強強聯合,重組後的央企,不僅規模增大,還減少了相互壓價、惡性競爭的局面,央企的産業組織越來越豐富,資源配置的能力也越來越合乎經濟的內在規律了。

  資料顯示,中遠、中海兩家集團的總資産超過5300億元,旗下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和幾十萬員工。由中電投與國核技合併組建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的總資産7223億元。五礦和中冶戰略重組涉及超過7000億元資産近24萬員工。

  據德國軌道交通權威機構出版的《世界鐵路技術裝備市場》統計,南北車合併前,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分居前兩位。其後分別為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美國GE和日本川崎。合併後,中國中車的銷售收入幾乎相當於這5家企業的總和。

  記者對比發現,重組前,五礦位列“世界500強”金屬礦産領域位列第4位,中冶佔全球冶金建設市場60%以上份額。而重組後的中國五礦,將繼續致力打造世界一流金屬與礦産企業集團,努力成為金屬與礦業領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五礦相關人士表示,五礦與中冶實施戰略重組,對於構建全球冶金礦業完整的産業鏈和價值鏈、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的央企重組不像以前那樣,以往,一會兒是大而全,一會兒又是小而全,完全根據上級的行政命令進行重組,現在通過資本市場和經濟手段,重組的手段和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了。”肖毅敏對《華夏時報》記者説。

  在李錦看來,現在重組和原來的重組不一樣,以往是從微觀上考慮,現在是從宏觀的大局勢變化來考慮。

  “現在央企重組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在沒有供給側改革之前重組就是重組,現在是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重組和清退互為支援;但會儘量用重組的方法,少用清退的方法。”李錦稱。

  據了解,實施戰略重組後的五礦,也致力於發揮在資源開發、大宗商品貿易流通、工程建設、房地産開發等業務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

  李錦認為,現在的央企重組不是簡單的兼併合併和清理退出,而是以市場配置資源和産業鏈條提升為主,保持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級鏈條水準,效益的追求更加明顯,這兩個“中高”是我們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的目標。

  “不是一般的重組,而是提高供給水準、供給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供給側效益,所以説,現在的重組和以前還是有區別的。”李錦稱。

  下一個是誰?

  本報記者12月18日登陸國資委網站看到,由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數量已降至107家。與國資委2003年成立之初的189家相比,縮減到100家以下的目標接近完成。但據張喜武透露,央企重組後續還會繼續。

  “從去年開始,央企在企業重組方面已邁出堅實步伐,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國資委將積極往前推進這項工作。”張喜武説。

  過去一年,坊間一直盛傳“神車”“神油”“神船”和“神運”重組,現在大半的傳言已成真,“神油”和“神船”會不會接過央企重組的接力棒?

  市場中關於招商局集團與中國外運長航、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三大航空公司以及貨運航空公司也多次傳出合併傳聞。雖然屢屢遭到相關公司的否認,但二級市場中不斷停牌的上市公司仍然引起人們的遐想。

  肖毅敏認為,證券市場已經成為央企重組的重要平臺,央企利用這個平臺可以以各個角度來優化央企的重組。

  “‘兩桶油’合併現在看來並不現實,不可能把中石油和中石化重組,但在小一點的央企身上是可能發生的,南北車是很典型的,縱向的重組、橫向的合併等方式會一步步地出現在其他央企身上。”肖毅敏稱。

  另據接近相關企業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鋁業和國家電投鋁板塊合併重組事項也在商談過程中。在李錦看來,只要符合供給側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央企重組均存在可能,“以産業鏈條的延長和提升為重要標誌的,以後不是某一個單位,而是會更多”。

  事實上,央企重組另一個特點是執行“一帶一路”戰略。五礦和中冶的重組同時也考慮了“一帶一路”、非洲工業化、中拉經貿合作、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新機遇。“神運”則有利於中國遠洋航運在世界範圍的競爭,對“一帶一路”,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將是有力的促進。

  誰會成為下一個重組的巨無霸?李錦分析稱,可能會集中在幾個行業,如動車、核電、通訊、特高壓和建築等領域,尤其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走出去的行業,如裝備製造業和交通運輸業,這兩個行業在重組中更為迫切。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