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令央企帶頭維穩 不減持加快央企重組
- 發佈時間:2015-07-13 09:33:22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有央企董秘分析認為,國資委與央企的表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
在股市持續狂跌之時,國務院國資委出手了。
7月8日上午,國資委要求所有中央企業應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股東,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不得減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同時,支援中央企業增持股價偏離其價值的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維護上市公司股價穩定。
與此同時,國資委還表示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國資委清晰傳達資源配置與改革信號,意味著央企和地方國企的改革步伐以及重組整合併不會被資本市場的波動打亂。
當天下午,111家央企發佈承諾書對此予以了回應。
不減持做增持
7月8日上午,國資委發佈通知,表示注意到證券市場出現異常波動,為維護市場穩定,營造企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國資委要求各有關中央企業應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股東,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不得減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國資委表示將支援中央企業增持股價偏離其價值的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維護上市公司股價穩定。
在此之前,部分央企曾在股價高位時大筆減持,引發不小的爭議。據統計,今年發生股東減持的央企共有70家,逼近去年全年的數量,以套現規模331.83億元計算,平均每家央企套現規模約為4.74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中國重工、中信國安等20家央企減持套現規模達308.05億元,佔70家央企總減持規模的92.83%。
李錦認為,國資委將資本市場此番劇烈震蕩定性為異常波動,這一基調也就敦促央企的上市公司在市場異常的時候需要優先展現出其社會責任來,而非僅關注經濟責任而放任避險。
據記者了解,111家央企旗下共有278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約佔滬深兩市全部公司市值兩成左右。因此央企的集體不減持與自主增持無疑將大大影響股市的穩定與否。
對於國資委的要求,中國石油、中國重工、中國遠洋等111家央企在當天下午便集體發佈承諾書,響應國資委的要求。有央企高層向記者表示,國資委的要求已送達各大央企,該公司將堅決執行國資委的決策,不會減持公司股票。而是否增持,國資委的用意也並不帶有強制性,該公司將根據整體戰略,按照市場與股票價值來決定增持股票的數量與金額。
央企改革不動搖
事實上,在央企集體動作之前,已經有個別央企採取了行動。中國建築、華僑城、中石油等央企都被大股東增持股票。
一些非央企上市公司也積極增持提振股價。7月6日,萬科A發佈公告推出百億回購計劃,宣稱公司將根據回購方案實施期間股份市場價格的變化情況,結合公司經營狀況和每股凈資産值,在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3.70元/股的條件下回購,若全額回購,預計可回購股份不少於7.30億股,為上市公司推出回購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記者了解到,自7月1日到7日,五個交易日內共有170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增持了公司股份。7月4日,中關村277家上市公司發表了穩定股價行動倡議書,表示277家上市公司將積極採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抓住投資機遇,穩定股價,切實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價維穩計劃也獲得了證監會的支援。8日中午,證監會發佈了《關於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本公司股票相關事項的通知》,採取一系列措施支援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本公司股份穩定股價。
原本按照《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以及高管買賣股票有一系列的限制性條件,比如在即將發財報的時機前後不得買賣股票。但眼下央企集團公司若向上市公司增持股票,或放開相關高管、董事等增持本公司股份,只要承諾在半年內不賣出則不再在禁令範圍內。
在上述央企董秘看來,國資委與央企的表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表示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
國資委表示將採取資産重組、培育注資等方式,著力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支援所控股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力度,建立健全投資者回報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投資者回報水準。李錦認為,這一表示意味著國資委將堅持將央企改革持續搞下去,並加快央企重組步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這三項措施才是股市目前最為缺乏的信心所在。一旦央企改革持續進行,令央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為提升,則股市的“價值投資”趨向更為明顯,有效清除炒作投機的風潮,可以讓股市回歸健康發展的路徑。
“釋放了改革紅利,給予股市真正有效的價值預期,才能維持股市的正常發展。”李錦道。(記者 高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