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中國向世界流通,人民幣跨過了哪些門檻?

  • 發佈時間:2015-12-18 18:02: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姜琳)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拿著人民幣在紐約街頭購物,或是在巴黎的咖啡館結賬,是什麼感覺?從中國的流通貨幣到世界認可的“硬通貨”,人民幣國際化今年取得“史無前例”的諸多突破。展望2016年,中國還將如何加速推動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

  【人民幣清算行:推動銀聯卡“刷遍”五大洲】

  11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授權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擔任瑞士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也同時意味著建行成為第一家落戶瑞士的中資銀行。此外,中瑞兩國主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人民幣與瑞郎在瑞士直接交易。

  今年以來,中國加速在海外佈局人民幣清算行。從首次“落子”非洲到首次“登陸”南美洲,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0家人民幣清算行,遍佈五大洲。

  【未來】中國銀行貿易金融部高級經理王敏:人民幣清算行作為人民幣跨境清算網路的中樞環節,未來將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形成“兩條腿走路”,在推動人民幣“走出去”和離岸市場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人民幣清算行及清算網路系統在海外國家“落地”,中國居民赴當地旅遊或者留學,持銀聯卡即在當地酒店、商場直接刷卡消費。如果人民幣與當地貨幣建立直接報價機制,則更為便利,中國居民可直接拿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匯兌成本大大降低。

  【首單離岸人民幣票據:吸引外國央行投資人民幣】

  10月,中國在倫敦首次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離岸央行票據,總額50億元,票面利率3.1%。不僅為各國央行提供較好的投資渠道,也有助人民幣回流國內,對深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除發行央票外,中英兩國金融合作還包括設立國家開發銀行英國代表處,工行、建行和中行加強倫敦外匯交易、研究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農行在倫敦發行綠色債券等。

  【未來】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倫敦是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將它作為離岸人民幣債券“首站”,將擴大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規模,促進中國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香港、新加坡分別成為第一、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在歐洲的佈局方興未艾。未來不僅要使貨幣走出去、機構走出去,還要使金融體系更好地和國際互聯互通。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開通“高速公路”】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10月8日首次上線運作,包括中農工建交在內的19家中外資銀行成為首批參與者。這個為全球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服務的支付清算體系,終於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七個年頭初步建立。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支援跨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結算、跨境直接投資、跨境融資和跨境個人匯款等業務。企業相關業務和個人匯款業務可通過參與該系統的銀行進行。

  【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該系統的建成運作,解決了境內外支付清算對接的問題,有利於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效率,促進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人民幣國際化將在這條“高速公路”上進入飛奔時期。

  下一步將啟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建設,進一步延長系統運作時間,覆蓋更廣的時區,實現與債券結算系統等的連接,全面支援各類跨境業務。

  【加入SDR貨幣籃子】

  北京時間12月1日淩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佈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高於日元和英鎊,低於美元和歐元。

  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意味著IMF188個成員國中,擁有超過70%投票權的國家認可人民幣作為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規模約7800億元,佔比1.9%左右。

  【未來】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人民幣加入SDR後不能馬上改變國際貨幣格局,但它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人民幣,願意接收人民幣,或者用人民幣來廣泛地開展各種交易,企業和百姓將在投資、消費等方面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邁過SDR的門檻後,國際儲備貨幣的大門已向人民幣敞開,但從“符合條件”到“廣受歡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中國將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提升人民幣資産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範風險,對日漸增強的雙向資本流動做好準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