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會將批准IMF改革方案 中國有望成其第三大股東

  • 發佈時間:2015-12-18 13: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17日報道】美國國會議員即將批准一項達成已有5年的旨在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國際協議,使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該機構中擁有更大權力。

  若議員們批准上述協議,則將緩解新興市場國家長期以來的不滿情緒,即它們在IMF的話語權和投票權未能體現其在世界經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國會領袖已于16日同意在一項全方位支出議案中納入上述改革IMF治理方式的條款。這項議案有望在未來數日內變成法律。

  若國會一如預期地批准對IMF治理方式進行調整,則印度、巴西、土耳其和其他國家將在IMF獲得更大的投票權重。而中國所能獲得的表決權將使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IMF第三大股東,從而在地位上超越一些歐洲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美國國會向批准IMF改革方案靠近了一步,這些期待已久的改革將賦予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更大發言權,讓它們參與決定該機構的政策。

  16日上午,作為預算協議的一部分而發佈的美國綜合支出法案,包括了批准奧巴馬政府最終投票支援2010年出臺、但隨後陷入停滯的IMF份額改革。這件事近年成為美國和IMF之間緊張關係的源頭。

  2010年的改革方案提出,將IMF的份額(即各國貢獻的資本)增加一倍並進行重新分配,給予中國等國家更大發言權。中國在IMF的投票權份額將從3.8%提高至6%,而美國的投票權份額將從16.7%微降至16.5%,同時保留其否決權。最大的輸家將是歐洲各經濟體,它們的投票權份額將被削減。

  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發起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中國的願望,使其留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內。但由於共和黨擔心改革會削弱美國在IMF的影響力,這些改革在美國國會受到阻撓。很多人認為,這一點是促使中國決定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替代機構的因素之一。

  美國外交學會國際經濟部主任、《佈雷頓森林貨幣戰》一書的作者本·斯泰爾表示:“(國會批准這些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這肯定是姍姍來遲,我認為這帶來了一些代價。”

  斯泰爾補充道,美國在批准2010年改革方案的問題上拖拖拉拉,使北京在追求替代方案時具有“相當大的道德力量”,並幫助其爭取到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支援亞投行。

  但是,可能給美國和IMF之間帶來新摩擦的一個細節是,綜合支出法案提出美國國會應在批准IMF發放特別貸款的問題上扮演更大角色。它還要求美國尋求廢除2010年出臺的“系統性豁免”,當時引入這項豁免的目的是讓IMF能夠參與歐洲主導的救助希臘經濟的行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