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産生活兩相宜

  • 發佈時間:2015-12-18 07:33: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鳳雲

  故鄉遠去,鄉愁襲來。一批批年輕人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走出生養自己的土地,涌入城市的車水馬龍。他們背後,是日漸凋敝的村莊、孤獨的老人和那些年幼的孩子。中國鄉村的未來在哪?

  然而,當記者近日走進廣東省珠海市的鄉村,看到的卻是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鎮道路四通八達,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水光山色交相輝映,田園風光優美宜人。再加上産業的發展,使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有了可靠的收入來源。本土的人不斷回歸,外來的人也加入耕耘鄉村的行列。而這些,都源自珠海市2012年開始的幸福村居建設。

  孩提時洗澡的那條小河,又變清了

  12月9日,整個下午都在下雨。鬥門區蓮洲鎮蓮江村大大小小的溝道塘灣裏灌得滿滿的,綠樹掩映下的一棟棟民房,青石板鋪就的鄉間小路,越發被沖刷得清亮了。

  “以前村頭就是一個大垃圾堆,到了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都是,臭味熏天。村裏人都繞著走。現在根本看不到垃圾了。我們村全部都垃圾分類,分得好的戶還有獎勵呢!”村民楊葉平告訴記者,村裏這幾年還安裝了污水處理設施,村民的生活污水處理達標才能排放。

  在幸福村居創建工作中,首先解決的就是群眾反映最迫切的環境衛生問題。2012年11月,珠海市以“四整治一美化”(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水體污染,美化村莊環境)為重點,開展了“潔凈工程”行動。

  珠海市副市長、幸福村居辦主任劉嘉文告訴記者,目前珠海已建立起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市)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模式,全市配備了村居保潔員2413名,每村都有一支固定的保潔隊伍,新修建省級衛生村標準垃圾房655座,6個鎮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程,全面提高了農村普通垃圾收集的基礎設施建設。

  村莊分散,污水處理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珠海對村一級污水處理因地制宜,制定了《幸福村居污水處理規劃建設指引》,將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與修建獨立污水處理設施分步進行。

  “2014年底,農村污水處理已覆蓋全市超過一半的行政村居,2015年底污水處理將覆蓋全部行政村居,2016年底覆蓋至自然村一級。”劉嘉文對記者説。

  “四整治一美化”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也勾起了很多人的“鄉愁”。一位村民對記者説,“以前我們小時候,二三十年前吧,一到夏天小孩子都下河去洗澡的,後來河裏的水越來越臟就沒

  得洗了,現在又變清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農村人對城市的嚮往,很大一部分因為那裏有更加健全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

  珠海市在幸福村居建設過程中,注重加快推進環境衛生、供電供水、道路通訊、廣播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綜合發展能力。目前,珠海公路、公交、水、電、通訊、有線電視等已實現村村通,全市行政村及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已基本實現公路硬底化。

  與此同時,珠海還引導城市公共服務下沉至村居,使城鄉居民享受均等化城市公共服務。建立了農村社工服務站和養老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覆蓋90%的農村社區。全市村居實現了“一村(社區)一律師”服務,每年為村民提供法律服務上萬人次;建設農村金融服務站43個,為村民提供貸款、擔保、信用評定等金融服務。

  從2014年10月開始實施的《珠海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整合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城鄉社會保障均等化。鎮、村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農村基層醫療服務水準也不斷提高,新農保參保率達10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

  “通過政府購買,引入農村養老、青少年教育、婦女之家、就業培訓等專業隊伍,為村民提供公共服務。對於偏遠、人口稀疏的村居,珠海市採取創建‘五星級’幸福村居、開展‘五個一百’服務下鄉的活動方式,制定了百名觀察員、志願者、律師、教師、醫生下鄉服務方案。”劉嘉文告訴記者,目前,全市所有鎮、村居均已建成政務服務機構,做到“有人員、有服務、有設備、不擺設、能辦事”,實現政務服務“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家門口就能上班,還能照顧老小

  12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鬥門鎮南門村接霞莊的村口,這是一個古老的嶺南村落。

  一位50多歲的婦女正在大榕樹下賣菜幹和缽仔糕。前面是一條護村河,兩邊鋪滿野草和小花。“以前這裡人都看不見一個,年輕人都出去了,外面的人也不來。”賣菜的婦女對記者説,自從開發旅遊以來,遊玩的人很多,她的土特産都好賣了。

  珠海的幸福村居建設,是向村居引入城市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而非將鄉村變成城市的模樣。因此在建設中始終堅持創新與傳承相結合,不砍一棵大樹,不填一口塘,不毀一座古民居。並且對傳統特色建築進行恢復和休憩,使村居的歷史文化得以延續、文化氛圍得到提升。而這些,都為珠海鄉村産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劉嘉文介紹説,經過持續培育,珠海圍繞幸福村居建設已形成一批綠色支柱産業,主要包括生態農業和藍色海洋經濟農産品加工、休閒農業、休閒漁業、鄉村旅遊、健康醫療、養生養老等産業。

  蓮洲鎮蓮江村憑藉深厚的沙田水鄉文化吸引來了“十里蓮江”生態旅遊項目。村集體、村民分別與企業簽約,將村集體用地和村民舊居流轉給公司統一開發,改建為小庭院,接待喜歡慢生活的遊客,村民收入相較前一年增長了8倍。

  30多歲的村民楊葉平就在“十里蓮江”位於蓮江村的飯店裏做傳菜領班,一個月有3000多塊錢的收入。她告訴記者,雖然在珠海這不算高工資,可以能夠在家裏照顧老人孩子,還給上五險,也覺得挺好的了。

  珠海的幸福村居建設,扎紮實實喚醒了鄉村,帶富了一方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目前,珠海全市209個推進幸福村居建設的村居中,有46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500萬元,155個村超過100萬元,187個村超過50萬元。2014年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8395元,比2011年增長了59.6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