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南公交:文明永遠在路上

  • 發佈時間:2015-12-18 05:03: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全國公交行業的領先企業,濟南公交可以説是泉城濟南的一張名片,不但在濟南百姓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更多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國家級殊榮,吸引了很多全國同行取經學習。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走進濟南公交,近距離觀察這張“城市名片”,感觸最深的,是它時時刻刻上演的精神文明故事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文明建設。

  流動的道德窗口

  每天,4800多輛公交車行駛在濟南的230多條公交線路上,在將240萬人次的乘客送至目的地的同時,公交公司職工們也通過一句句溫馨的提醒問候和一次次打動人心的服務,讓文明故事每天在續寫,也讓文明理念不斷在濟南的大街小巷傳遞。

  一直以來,讓K52路司機賈軍正很過意不去的一件事,就是經常收到乘客安大爺專門送來的蔬菜。年近80歲的安大爺,習慣每天早上坐6點的第一班車去山上鍛鍊,而賈軍正剛好常年開首班車,看安大爺年齡大,賈軍正對他格外照顧,經常會多停留一會,讓正在趕路的安大爺可以安全地上車,也時常叮囑他注意身體。時間久了,安大爺心存感激,便經常把自己種的蔬菜送給她,賈軍正每次都是推辭不下,心有不安的她也買來衣物回贈給安大爺。談及此事,賈軍正還是感到很不好意思:“車就是駕駛員的家,乘客就是我們的親人,老年乘客就像是我們家裏的長輩,我們理應照顧。但是老人卻因此而常來送東西,這讓我覺得特別過意不去。”

  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濟南各個公交線路上演,它們簡單卻不平凡,時刻感染著每個駕駛員和乘客。公交,這個流動的道德舞臺,在日復一日中,用文明的芬芳,熏陶感染著這座城市。

  感動濟南的不僅有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小故事,更有在面對緊急情況時,駕駛員們捨身忘我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2015年7月12日17時許,駕駛員董丹駕駛的K52路公交車被一男子劫持,董丹冷靜疏散乘客,並與留在車內的一名男性乘客一起同該男子週旋。在車輛行駛到銀座商城附近時,接到報警的濟南警方逼停被劫持公交車。此時,在後車執行運作任務的K52路駕駛員張宇從換乘乘客口中得知情況後,緊急趕了過來,要求該男子讓董丹下車,自己當人質,遭到拒絕。但這已經分散了該男子的注意力,董丹見此,便快速拔下滅火器保險插銷,衝著該男子面部噴射,民警趁機迅速將歹徒抓獲。

  董丹的故事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10月15日上午,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在濟南舉行“中華見義勇為楷模群體”榮譽稱號命名大會,授予濟南公交K52路駕駛員董丹、張宇“中華見義勇為楷模群體”榮譽稱號。

  近年來,濟南公交涌現出全國勞動模範薛興海、吳倩、李慧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徐維玉,全國十大見義勇為好司機劉欣等一批先進典型,成為濟南名副其實的文明窗口。

  不竭的文明源泉

  近年來,濟南公交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創建文明行業的著力點,把文明創建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在創建規劃、標準規範、運作機制、措施落實上與各項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以制度建設推動文明創建工作。

  12月4日,記者來到濟南公交總公司,恰好碰到“感動濟南年度人物社區講堂”活動在此舉行,幾十位濟南公交的優秀職工和“感動濟南年度人物”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就奉獻社會等話題進行交流。

  活動現場,濟南的“愛心媽媽”柳毓富對記者説:“聽到這次活動是來公交公司,我特別積極,因為我經常坐公交,深知我們濟南公交司機工作服務是多麼優秀。我來到這裡,既是分享我的經歷,也是借機向這些榜樣學習。”

  濟南市民劉樹林常年關注濟南公交,多次作為市民代表參加濟南公交的活動,這次他帶來了自己蒐集的濟南優秀駕駛員董丹和徐維玉的相關報道和畫冊,並且自己製作了關於她們的電視節目集錦光碟送給她們,以表達對她們的感謝和支援。

  舉辦類似活動在濟南公交公司是一種常態。近年來,濟南公交公司廣泛開展“爭創優秀黨員”“佩黨徽、爭高星”等活動,90%的一線黨員駕駛員都獲得過高星級駕駛員稱號。

  公司還深入開展“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活動”,“厚道魯商、誠信公交”倡樹行動等活動。不僅如此,他們還建立起一整套機制,使文明建設中的先進者在工資、獎金、個人進步等各方面得到切實的激勵。

  正因如此,濟南公交的文明,不僅體現在公交車上。為了多方位見證濟南公交的文明服務,記者多次乘坐公交公司所屬的計程車,總有種如沐春風之感。計程車內,整潔乾淨,樂音和悅,溫馨舒適,雖都是第一次乘坐,但感覺像坐上了朋友的車,親切,真誠,愉悅。

  這些車都是濟南市恒通出租公司“雷鋒車隊”的,他們穿著統一的服裝,車身上張貼著雷鋒的頭像。

  記者坐上魯AT1682號計程車,司機是恒通公司“雷鋒車隊”的隊長郭泗鎮,雖早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明星駕駛員,但郭泗鎮還是那麼質樸,聽到誇獎他,羞澀地連聲説“差遠了”。他的座右銘是:行成德之道,走雷鋒之路。車內,雨傘、針線盒、應急藥品、濟南地圖……應有盡有,他為乘客考慮得細緻入微。《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旋律在車內輕輕飄蕩,此時,記者感到,雷鋒沒有走,雷鋒就在身邊。

  一年臘月,一位帶著小女孩的婦女愁眉苦臉地上了郭泗鎮的車,因為給孩子治病,花了好多錢,經濟的沉重,使她不由地嘆息。郭泗鎮免費把這娘倆送到長途汽車站,又幫著買了回微山縣的車票,還送給她們100元錢。婦女感動得流下熱淚。“讓我難忘的是,小女孩指著我車上的雷鋒頭像,不停地説著‘雷鋒,雷鋒’!”講到這裡,郭泗鎮的眼睛濕潤了:“我為自己是雷鋒車隊的一員感到自豪!”

  15年來,“雷鋒車隊”先後獲得“青年文明號集體”“山東省青年文明號”“濟南市工人先鋒號”“敬老文明號”等榮譽。

  濟南公交,持續不斷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科學的制度保證,使積聚的精神力量和集體凝聚力更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11月24日,濟南市普降中雪,客流量激增,濟南市公交總公司立即啟動冰雪天氣應急預案。很多公交公司職工都選擇了晚間留宿單位和車隊站點,並在淩晨三四點時就起床,顧不上吃早飯就投入了工作。公交公司五分公司五隊安全員劉天東在患有重感冒打著點滴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帶病值夜班,102路車駕駛員閆榮寶、張德紅、劉偉嘉等人主動放棄休班,來到車隊參與運營工作,這樣的故事在公交公司數不勝數。

  鮮活的“公交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進濟南公交辦公樓,記者看到一句句論語名句懸挂在辦公樓的走廊裏。

  2006年以來,濟南公交積極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入企業文化建設,大力推進《論語》普及工程,先後編輯出版《公交論語》《公交車廂論語》,發放給每一名公交公司職工。公司還將《論語》名句等優秀傳統文化製作成宣傳板懸挂在全市4800多輛公交車廂內,通俗易懂,易學易記,讓廣大乘客和職工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把濟南公交10米車廂打造成一個流動的傳統文化課堂。

  談及這樣做的目的,濟南公交黨委書記、總經理薛興海表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公交職工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把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公交管理、服務之中,讓其精神融入到每一位職工心中。

  小小的公交車廂裏,古今結合的公益宣傳,把中華傳統文化詮釋得更為豐富具體,更為貼近生活。

  長久在這種環境中浸潤,駕駛員們的文化修養和心理素質得到普遍提升,談及傳統文化對自己工作的幫助,15路駕駛員西克興對記者説:“現在馬路上的車越來越多,堵車越來越嚴重,駕駛員會有一種‘路怒症’,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我感覺在精神層面得到提升,現在也能夠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這些困難。”

  35路駕駛員宋艷平最喜歡的論語名句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宋艷平説:“這句話一直是我衡量自己工作和做人標準的警句,讓我時刻都在審視自己。”而談及論語學習給她的工作帶來怎樣的幫助時,宋艷平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宋艷平正在開車,一位乘客突然走到她面前,一臉不高興地對她抱怨:“後面一個人吐了我一身,你説怎麼辦。”宋艷平停車後來到後面詢問,一個醉酒的乘客説自己喝多了,忍不住吐了,車內氣氛十分尷尬。面對這種情形,宋艷平用理解和寬容的心態對前邊的乘客説:“既然是在我的車上,就是我的責任,我給您道歉。”説完拿起抹布幫乘客擦凈了身上的污物,又對醉酒的乘客説:“我知道您很難受,但是您吐在別人身上肯定是不好的,喝成這樣,對自己身體也不好,在外面也不安全,希望您下次注意。”本來緊張的氣氛因為宋艷平的主動承擔而變得緩和了很多。被吐的乘客消了氣連説沒事,醉酒的乘客更是反覆道歉,一場潛在的衝突就這麼被化解了。

  ……

  感人故事講不完,道德風景看不盡——濟南公交“線路有終點,服務無止境”,文明永遠在路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