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外貿交5張漂亮成績單商務部:外貿給不給力要看“裏子”

  • 發佈時間:2015-12-17 12:4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周素雅)今日,商務部召開例行發佈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今年的外貿困難不僅僅是外需困難,還和國內投資放緩、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交織疊加在一起。觀察中國外貿發展情況,不能單純、直觀地看貿易規模和總量增長數據。換而言之,不能光看“面子”漂亮不漂亮,關鍵還要看“裏子'實在不實在。

  沈丹陽認為,我國是外需較乏力,而非外貿不給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貿組織等主要國際經濟組織發佈的數據,今年以來,由於全球經濟持續不振,國際市場需求嚴重低迷,全球貿易明顯低於世界經濟增速。沈丹陽説:“過去是全球貿易增速2倍于全球經濟,這幾年倒過來了。各個國際組織都已經公佈前9個月的數據,數據表明今年很可能是除2009年以外全球貿易降幅最大的一年。”

  據沈丹陽介紹,全球70個主要經濟體進口出現負增長,這70個主要經濟體的出口基本下降。根據WTO月度統計測算,1—9月全球貨物貿易出口額下降11.1%,其中美國下降6.2%、歐盟下降12.8%、日本下降9.2%、南韓下降6.6%、印度下降16.6%、南非下降7.9%、巴西下降16.8%。最近,商務部對全國70個重點行業、6000多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時,企業普遍反映今年全球市場需求比2009年金融危機時更加糟糕。外需乏力另一個原因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紛紛抬頭,1—10月我國共遭遇21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有65起,涉案金額58.3億美元。

  沈丹陽指出,在這樣一個複雜嚴峻困難的形勢下,前11個月的中國外貿拿出什麼樣的成績,説外貿給力不給力要看成績單。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今年中國外貿將拿出5個漂亮的成績單來。

  第一張成績單是我國外貿在全球出口市場份額明顯上升。我們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已由去年年底的12.4%提升到目前的大約是13%左右,這是很不容易的。美國、歐盟、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的出口都是大幅度下降,而我國出口降幅最小,僅有微微下降,因此我們在全球市場份額提升。

  第二張成績單,進口量增價跌使國家和企業獲得了大實惠。按海關統計的進出口價格指數測算,前11個月,我國出口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而進口價格整體下降超過10%,出口相同數量的商品大約可以多換回12%的進口商品,僅因為原油、鐵礦石等11種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合計大約減少互惠182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是11000多億元人民幣。這不僅意味著國家和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還意味著企業成本降低,有利於我國企業效益和競爭力的提升。

  第三張成績單是對外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面對困難我們沒有手忙腳亂,而是堅持在穩增長的同時調結構不動搖。因此,前11個月,一般貿易、民營企業、機電産品、資本品和對新興市場的出口都是正增長。成為拉動出口的主要力量。鐵路設備、電力設備、通信設備等大型成套設備進入美歐等中高端市場,出口增長超過10%;對東盟出口增長3%,對越南、印度、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出口的增幅都接近或者超過10%。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增速超過30%,市場採購貿易增幅超過70%,從而帶動大量中小微企業出口,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服務貿易佔全球比重和佔我國對外貿易比重實現“雙升”。

  第四張成績單是保持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度。外貿發展的目的是要對國民經濟有所貢獻,我們今年凈出口規模有較大增長,商務部研究院的專家按凈出口增量佔GDP增量的比重測算,預計全年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約為12.3%。更重要的是,由於外貿的良好表現,我國外貿直接或間接帶動數以億計的就業崗位。

  第五張成績單是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齣口大國和第一貿易大國地位。

  沈丹陽認為,現在觀察中國外貿發展情況,單純看直觀的貿易規模和總量增長數據是不夠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