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贛南農民觸網:土特産變成“香餑餑”

  • 發佈時間:2015-12-17 10:12:2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久前,江西省政府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在贛州市舉辦首屆“網際網路+革命老區農村電商”發展峰會。隨後,第七屆中國電子商務文化節在贛州召開。

  僅一年多時間,迅速崛起的電子商務,已成為促進贛南老區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途徑。

  今年前三季度,該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增長160%,帶動20多萬城鎮居民創業就業。

  “電商讓我多賺了一倍錢!”

  贛南寧都賴村的貧困戶老宋,是把種田好手。但以前因農産品難銷,賺不了幾個錢。上次,他推一車芋頭在集市上賣,喉嚨喊啞了,可等到太陽西落,每公斤3元的芋頭也沒賣完。可這回,通過村裏的電商服務站,他100公斤芋頭竟賣到600元,價格比往常高出一倍。

  目前,像賴村這樣的便民服務站在贛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贛州是個典型的農業大市,農業人口接近80%。過去,農産品銷售難一直是困擾經濟發展的瓶頸。2008年一場冰災,這個世界最大的臍橙産銷地,上萬噸臍橙滯銷,果農們欲哭無淚。

  如今,憑藉電子商務,贛南臍橙暢銷到四面八方。尋烏果品經銷商老王運用電子商務,每天訂單都有近2000箱。今年11月以來,他的網店已銷售近50萬斤臍橙,不僅自己賺了大錢,還帶動周邊50余戶果農共同致富。今年“雙十一”,贛州全市通過電子商務一天的臍橙交易額達千萬元,是去年的3倍。

  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以來,原先廉價滯銷的農副土特産,一下子變成熱銷海內外的“香餑餑”……

  最早建立電子商務示範縣的寧都,自電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新增各類土特産網店近500家,有26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輻射帶動貧困群眾800余人從事電商産業,從業人員每人平均可年增收6000元以上。

  各級財政助力

  作為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贛南老區,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與各級財政發力支援分不開。

  贛州市財政瞄準蘇區振興、培育電商新業態目標,積極參與電子商務進農村實施方案的制定;抓住中央對革命老區大力扶持的歷史機遇,積極開展爭資爭項工作。由於申報工作做得早、做得細、做得實,贛州16個縣成功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實現了全市電子商務示範縣全覆蓋,並因此獲得中央財政2.59億元電子商務專項補助資金。

  贛南財政通過制定專項資金績效考核辦法,確保電子商務發展資金重點用於電子商務培訓宣傳、創業孵化、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公益性項目上。

  財稅部門出臺文件,對贛州註冊且符合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農村電子商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鼓勵外地電商企業進駐贛南,促進本地居民實施電子商務自主創業。

  市財政還安排專項資金,鼓勵農村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品牌創建活動,爭創省級、國家級名牌産品:對於經認定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産品的企業,給予5萬元以上獎勵。通過實施電子商務品牌戰略,贛南臍橙品牌以53.89億元價值高居全國農産品品牌榜首,使果農收入增長33%,僅此一項帶動70余萬人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市財政部門實施電子商務人才戰略,為知名電商平臺進駐老區穿針引線。通過與國美、京東、騰訊等電商平臺洽談合作,使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培訓學院贛州分院、蘇寧大學贛州電商學院等一批電子商務培訓機構紛紛在贛南老區落戶,有效提升了贛南電子商務的總體行銷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