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4重慶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存活超3年

  • 發佈時間:2015-12-17 08:03: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田文生  責任編輯:羅伯特

  “4名返鄉農民工中,就有1人創辦的企業存活期超過3年,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發現。”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務處處長張德祥有10餘年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經歷,他介紹,這個數據説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成功率可能比很多人想像的高得多。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抽樣調查統計顯示,2015年,該市返鄉創業企業經營時間在3年以上的有9.7萬戶,其中5年以上的有1.2萬戶,分別佔總戶數的26.1%、3.2%;這兩項數據比2008年底分別增長5和0.4個百分點。

  張德祥介紹,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成功率甚至比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高出不少。記者注意到,公開報道中,關於國內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統計非常多,但數值並不恒定,1%、2.4%、4%等結果都曾見諸報端,但超過10%的報道則極為罕見。同時,不少研究和報道均認為,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遠低於國際平均水準,而國際大學生創業的平均成功率在10%左右。

  張德祥認為,傳統成見對農民總是戴著“有色眼鏡”,武斷認定農民必然有小農意識,小富即安,不思進取,不適合創業,“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這種觀念已經不符合事實”。

  “我們應該用變化的眼光審視這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群體。”張德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介紹,2015年,重慶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經達到48.4萬人,創辦經濟實體37.2萬戶,吸納城鄉勞動力就業170.3萬人,“如果放眼全國,這個數據還會倍增,顯然,返鄉農民工已經成為‘全民創業’熱潮中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張德祥認為,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總量大、比例高、成功率高的事實説明,相當部分的農民外出打工後,褪去了傳統農民的一些特徵,增長了商業意識,積累了管理才幹,具備很多複合型素養。“從某個角度看,農民已經分離出一個新的階層——返鄉創業農民工,他們在改變了自身命運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到整個社會,能為社會提供崗位和財富。”

  張德祥分析説,返鄉農民工創業成功率相對更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群體性格上,農民工總體上更加吃苦耐勞、堅韌不拔、量入為出,創業時吃得了苦、經得住磨難。

  二是個體特徵上,先後在老家務工和外出打工的經歷,讓一部分商業意識強的農民工在閱歷、見識、情商、技能等方面得到歷練,彌補了知識技能的不足。

  三是創業路徑上,他們選擇創業項目時不會一味追求“高大上”,會更為謹慎,較少激進冒失,大多選擇打工期間所從事的領域,熟悉的行當,有一技之長、有穩定的銷售通道或有能助推發展的人脈資源;有的還會在老家推行自己曾親身在城市體驗過的項目,有模板和經驗可循。

  四是外部環境上,家鄉親情濃郁的“朋友圈”所産生的信任感能助推其創業,農民的市場競爭也相對小于都市。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潮業已形成,不再是個體零星的探索,而是群體的理性選擇,而且創業者越來越多。”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黎勇介紹,截至2015年9月底,重慶全市返鄉創業農民工比2010年底增長了17.9萬人,提高了58.7個百分點。

  同時,返鄉創業戶數持續增長。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返鄉創業戶數比2010年底增長了10.3萬戶,提高了38.3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