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社合作齊發力 青工驛站特色多

  • 發佈時間:2015-12-17 05:59: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9日下午3點,位於成都市高新區西園街道的青工文化驛站內,歡聲笑語。在進門左側的“展示空間”,39歲的富士康員工閔本向正在欣賞工友們的手工作品。他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正在上夜班,每天下午都會來這裡逛逛,打檯球、看書或是上網,“我們宿舍周邊娛樂活動很少,每隔一段時間我還會報名參加他們組織的活動,很有意思”。據了解,近3000平方米的驛站內,設置有藝術培訓空間、社團沙龍、心靈驛站等20個功能區,實行全年365天、每天不低於12小時免費開放,平均每週接待量約4500人。

  2013年5月4日以來,以新一代青年農民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首家青工文化驛站對外開放。至今,成都市建成並開放的青工文化驛站已達7家,均建在外來務工人員較為密集的地區。通過“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的模式,青工文化驛站已經成為成都市一個響噹噹的文化品牌。

  近年來,成都市按照“全市統籌指導、企業籌劃實施、職工參與管理、屬地政府負責”的思路,出臺了《大中型企業“青工文化驛站”試點指導意見》,制定了規範化的建設標準、運作機制和管理模式。青工文化驛站由成都市文廣新局負責統籌規劃和督促檢查,每年市級財政配套100萬元專項用於青工文化驛站建設。

  今年,成都市將青工文化驛站納入“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在建設中,成都市將青工文化驛站委託給社會專業機構進行營運,提供更加高效和優質的服務。高新區西園街道青工文化驛站引入安逸舍社區服務中心參與運作。

  “我和7名同事除了負責場館的日常維護外,還要定期組織像歌賽、桌球大戰這樣的文化活動,每逢放假和大家一起開展假日主題活動,來這裡工作了一年多,已經和很多常客交上了朋友。”安逸舍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劉飛告訴記者。

  正是這些專業機構的融入確保了青工文化驛站提供服務的專業性和整體團隊結構的合理性。他們可以針對不同服務內容組建專職團隊,專門負責服務項目的運營和管理,包括各種服務活動的策劃和設計、組織和實施等。

  社會力量來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打破了以前那種“政府出錢辦、群眾圍著看”的服務模式,交給專業化的社會組織能夠更加專業、服務更加貼心,政府也實現了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職能轉變。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評價説,這一模式讓政府回歸到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管者的角色本位,從直接的經營性服務工作中解脫開來,有效轉變了政府工作職能,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

  目前,青工文化驛站已經走出了一條具有成都特色的“政府提供平臺、專業團隊運作、組織發展培育、轄區居民受益”的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