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品牌培育需良好營商環境

  • 發佈時間:2015-12-17 05:59:1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培育名牌産品本已不易,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即使品牌培育出來了,但能否長久,會不會夭折,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當前,我國經濟運作步入新常態,作為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活力和動力,促進企業品牌提升,恐怕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一個品牌的崛起,固然離不開企業自身的精心培育,但也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同滋養萬物的生態系統,不僅能減少制約企業發展的束縛,而且可以通過自由而公平的競爭,促使各類品牌茁壯成長。

  世界銀行針對全球多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進行跟蹤研究發現,良好的營商環境,使開辦企業需要的時間減少10天,就會使投資率增長0.3個百分點,GDP的增長率增加0.36%。更重要的是,企業登記的辦理速度快,意味著有更多企業可以註冊進入那些增長潛力最強的行業,特別是全球需求迅速擴大或生産技術正在變化的行業,而這些行業也更容易跑出黑馬。

  良好的營商環境並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共同營造。8200萬人口的德國,之所以能誕生2300個世界名牌,得益於德國對品牌的深刻理解。事實上,德國在19世紀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轉型進入工業化革命時,也經歷過偷學技術、倣造産品的艱難歲月。當時德國産品品質低劣、價格低廉,以至於英國議會特別在1887年通過對《商標法》的修改,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貨必須註明“德國製造”。

  但現在德國産品早已鳳凰涅槃,由於品質過硬,“德國製造”已成了精準、可靠、高品質的代名詞。這其中的變化,既源於19世紀德國政府明確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國家品牌戰略,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將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結合在一起,在雄厚的基礎科學研究上,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展,使德國工業經濟發生跳躍式提升;也源於德國企業對品牌的重視,將“專注”“精準”“完美”“執著”的德國“工匠精神”注入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中,將德國的工業精神與製造文明融入“德國製造”這一國家品牌中。讓我們看兩個小例子。首先,德國的雙軌學徒制,讓學生在工作單位和學校同時接受教育,三分之一時間學習,三分之二時間工作,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德國的工匠文化傳承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對商人而言,一個地方能提供適合的人力資源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因素。最新的消息是歐盟也開始學習與推廣這種雙軌學徒制,希望為歐盟的其他地區的經濟回升創造力量。其次,在德國辦企業只要備案,把章程寫好就行,而註冊費用和登報費加起來只需100歐元左右,任何一個警察都不可以隨便登門,除非受到邀請。

  記得本報曾經報道過“青島為何名牌多”的現象,企業家們對當地政府如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過總結。其中,兩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要服務好。政府是為企業服務的,這話誰都會説,而真服務還是假服務,服務優還是服務劣,才是關鍵。另外一點,就是要監督好。不能因名牌企業各方面素質好,就不對企業領導及産品進行監督,恰恰相反,市裏制定了一整套週全嚴密的監督措施,既保證了企業健康發展,也使青島企業家絕大多數能“永葆青春”。其實,今天這些“好”對地方政府打造營商環境仍不無啟示意義。

  隨著品牌對於一個地方經濟和形象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今各級地方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營商環境打造。應該説,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自主品牌培育、促進和保護上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要看到,當前支援企業品牌成長的全國的聯動機制和運作體制,還沒有形成;一些地方的營商環境,離企業的要求、百姓的期待,還有較大距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培育名牌産品本已不易,如果政府部門不能真誠為企業服務,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即使品牌培育出來了,但能否長久,會不會夭折,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當前,我國經濟運作步入新常態,依靠外延擴張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作為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活力和動力,促進企業品牌提升,恐怕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