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美鄉村”入夢來

  • 發佈時間:2015-12-15 10:39:45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梯雲村落,曬秋人家。

  挂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數百棟徽派古民居白墻黛瓦、飛檐翹角,在百米落差的山坡坡面依山就勢、錯落有序。家家探出窗臺的曬架上,一個個圓圓曬匾,紅黃相間,晾曬著辣椒、皇菊……村莊周邊,千棵古樹簇擁,萬畝梯田環繞。

  這一切,繪就美麗的鄉村符號。

  篁嶺僅是江西婺源眾多美麗村落之一。婺源地處江西省東北部,與浙江、安徽兩省交界,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每年陽春三月油菜花開,數萬畝梯田花海令人陶醉。生態環境優美,徽文化厚重存留,婺源被海內外媒體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開展,使婺源鄉村美得更加充實,更加美不勝收。

  雅致動人的符號

  走進篁嶺,遊人熙熙攘攘。四五百米長的“天街”古巷,像條玉帶串起座座古建,兩旁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被讚為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因此,可以説,篁嶺既是自然的寵兒,也是人文的傑作。

  65歲的曹秀雲,坐在一民居內的灶臺旁,這間民居展示著當地的民俗、民情。她説,在這裡上班兩年了。一個月掙1800元,有4天假。她就是這個村的村民,搬下山已經5年,山下有200平方米的房子。

  “願意搬,因為住在山上吃力。”曹秀雲説。

  篁嶺是典型的山居村落,地無三尺平。據介紹,這裡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土質疏鬆,容易發生山體滑坡,也不易防火,曾被燒過一大半。還有就是缺水,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受地形限制,交通出行非常不便,耕作的田地相隔遙遠,下趟山要走5里小路,花四五十分鐘,吃的用的都靠肩扛人挑。因此,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一些村民搬到山下居住,村莊半空心化。

  2009年,一場古民居異地搬遷保護的試驗在篁嶺開啟。這一試驗的操作者是婺源縣鄉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據該公司篁嶺景區總經理李春富介紹,公司2009年開始出資在山下公路旁蓋房,以産權置換的方式,陸續把村民搬下山,建起篁嶺新村。對古村落,在保持肌理和佈局不變的情況下,進行房屋修繕、街道整治,改造成為旅遊區,前後花了3.4億元。

  李春富説,篁嶺景區去年正式營業,遊客爆炸式增長,全年近30萬人次,估計今年會達到四五十萬人次。

  篁嶺村是江灣鎮栗木坑村的一個自然村,有194戶人家。栗木坑村黨支部書記黃永和説,搬下山的人家開的農家樂有幾十家,每年油菜花開的旅遊旺季,好的月收入10萬元左右,差的也能達到六七萬元。

  李春富説,公司流轉了三四百畝梯田,建設四季梯田花海,老百姓不僅流轉費旱澇保收,還可以到田裏打工掙錢。

  同時,從去年開始,把那些有手藝、有特長的村民如篾匠、磨豆腐的、雕刻師傅等遷回來,讓他們免費住,再提供一份營生,目前返遷了十幾戶。這樣做的目的是延續古村落的活態文化和進行古建保護。

  在篁嶺新村以及附近的3個自然村,道路正在整修,安上了路燈,建起停車場,河流堤岸在襯砌,房屋外觀統一成徽派格調……

  據婺源縣鄉財局局長黃文生介紹,在這幾個村進行的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主要內容就是完善基礎設施,整治環境衛生,提升村莊風貌。

  靜謐溫馨的村莊

  在婺源縣城東南,有個風景旖旎的古村落——塘村,坐落在丘陵與溪水之間,前有流水,後靠青山。

  村莊周圍古樹成群,有楠木、樟樹等,尤其以村口的古楠木為最,有1000多棵,屬國家瀕危物種。從村口的公告欄得知,這個村去年12月被評為江西省風景林建設第一批示範村。

  塘村在北宋中葉建村,現有六七十戶、二三百人。漫步在村內的水塘邊,只見一邊是低矮的老屋,另一邊是三四層的新樓房。走進一家樓房,寬敞整潔的廚房內,有個井蓋,下面是村民自己打的水井,抽到樓頂的水箱內,再順著管道接到各個房間。

  40多歲的李見華,在塘村出生長大。他説,各家都是自己打井。已經在塘村進行的美麗鄉村建設試點,計劃從附近的山上引水,鄉親們將喝上乾淨的山泉水。另外,試點項目還包括修村莊主幹道,改造硬化巷道,建停車場,安裝路燈,改造排水溝,等等。

  與塘村隔著一條瀲溪,李見華正在擴展他的厚塘莊園。這座莊園原來是明清時期的一座書院,後因無人修繕,破敗不堪。7年前,他開始投資,收集來舊的磚瓦木料,建起徽州風情休閒度假村。

  今年的婺源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全縣打造了3個特色鄉村旅遊點,塘村名列其中。報告提出,今年充分利用老宅休閒度假、文化體驗功能,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打造一批特色鄉村旅遊點。

  充實美麗的內涵

  婺源之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在文化與生態珠聯璧合。

  在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中,婺源2013年成為首批五個試點縣之一,2014年、2015年又通過“競爭立項、公開評選”方式入選。

  據介紹,婺源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最大特點是注重保留村莊原生態風貌,不搞大拆大建,鄉土氣韻和歷史記憶相融。

  黃文生説,他們在不改變村莊現有佈局和格局基礎上,結合村莊實際,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産生活環境,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提升村莊風貌。

  試點的總體佈局是:立足文化、生態資源,圍繞“建設中國最美鄉村,打造中國旅遊第一縣和中國有機茶第一縣”的目標,突出“兩片兩線”,採用“5+1”模式,打造“四型”美麗鄉村。即按照地理、人文等差異劃分東北片、西南片,根據乘車觀景和戶外運動的不同生活體驗,劃分旅遊觀光線和戶外運動線,建設標準必須達到五個基本要求和一個特色要求,著力建設景觀欣賞型、文化傳承型、休閒服務型、生活舒適型美麗鄉村。

  東北片弘揚人文資源特色,充分挖掘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著力打造文化傳承型,彰顯“古韻遺風·歷史長廊”的鄉村風貌。西南片則弘揚自然資源特色,充分開發利用傳統農業及相關産業,著力打造生活舒適型,彰顯“煙雨江南·美麗村舍”的鄉村風貌。

  “水墨丹青·夢裏老家”,旅遊觀光線弘揚徽文化特色,充分展示人文生態景觀,著力打造景觀欣賞型。“錦繡畫廊·溫馨驛站”,戶外運動線弘揚原生態特色,充分擴大體現農家樂接待功能,著力打造休閒服務型。

  根據總體佈局,點面結合、因村而異、彰顯特色,每個鄉鎮選擇一個基礎條件好、自然稟賦優、文化有特色、産業有支撐、群眾積極性高、村組幹部得力的村作為試點示範村。同時,重點突出東北片和“兩線”,挑選特色村莊,串點成線,建設一批精品村。

  在項目推進中,堅持先規劃後建設,試點村名單確定後,一次性編制所有試點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確定建設任務、內容、方案、投資規模,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總體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全面建成29個美麗鄉村,計劃總投資1.2億元。

  據介紹,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助推旅遊由觀光型向鄉村休閒度假型轉變,“中國最美鄉村”品牌效應進一步得到提升。

   

  連結

  試點縣探索多種模式扮靚江西鄉村

  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市、區)初步探索重點景點周邊型、鄉村農宿文化旅遊型、傳統古村落保護型、農村新社區型、助力蘇區建設型等幾種建設模式。

  2013年底,江西省從資源稟賦、人文特色、農村建設基礎等方面著手,選擇了井岡山市、共青城市、婺源縣、靖安縣、南昌市灣裏區等5個縣(市、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下撥試點補助資金5000萬元,每個試點縣(市、區)補助1000萬元。

  2014年,通過“競爭立項、公開評選”方式選擇了婺源縣、廣昌縣、都昌縣、靖安縣、進賢縣5個縣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公開評選結果在省財政網公示無異議後,下撥試點補助資金5000萬元。

  2015年,美麗鄉村建設擴大試點範圍,擴大到11個試點地區,並由以縣為試點單位改為由每個設區市通過“競爭立項、公開評選”推薦1個試點鄉鎮。雖然選擇鄉鎮作為試點單位,但仍要求試點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縣級政府仍是試點工作實施主體。省財政下撥試點補助資金1.1億元。

  試點工作中,省財政廳印發了《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局部試點方案》,明確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主要內容;制定了試點縣“競爭立項、公開評選”方案;建立了定點聯繫和項目資訊季報制度,及時跟蹤項目進度;出臺了績效考評辦法,開展績效考評,建立獎勵激勵和約束、評估機制;開展調研督查,及時發現並分析解決試點中的問題,進行分類指導。

  各試點縣(市、區)充分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製作用,圍繞村容美、生態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總體要求,勇於探索,積極推進,有效改善和提升了試點地區農村人居環境。

  幾年來,全省共實施建設項目517個,涵蓋古村落改造、村莊綠化、亮化、巷道維修、文化廣場、道路硬化、人行道遊廊、環境整治、排水排污管網、燃氣供應、電力電訊及消防設施建設等類型。(廖樂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