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強鄉鎮財政管理的幾點思考

  • 發佈時間:2015-12-15 10:41:28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鄉鎮財政是鄉鎮政府履行各項職能的財力基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逐步增加,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也在不斷規範,有力地促進了鄉鎮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然而,隨著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深化,鄉鎮財政在運作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比如,鄉鎮財政職能多,人員配備不足,履職壓力大。鄉鎮財政管理不完善、不平衡、不到位,鄉鎮財務管理不規範、不科學、不透明。同時,鄉鎮財政隊伍年齡結構老化、幹部青黃不接,綜合素質普遍不高,難以適應鄉鎮財政管理機制建設的需要。

  更令人堪憂的是,財政供養人員數量居高不下,鄉鎮事業發展的財力依賴越來越大,加上歷史欠債,不僅弱化了鄉鎮財政職能,還使得財政在高風險狀態下運作。

  因此,筆者對加強鄉鎮財政管理有幾點建議。

  一是夯實基礎,在提高規範性上求突破。深入貫徹落實《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要將管理機制建設作為鄉鎮財政管理的重要環節擺上議事日程,納入制度設計,統籌考慮,積極推進。

  二是強化監管,在提高可執行性上求突破。要發揮鄉鎮財政就地就近實施監管的優勢,建立權責清晰、職能明確、相互制約、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對本級和上級財政安排的資金及其他部門、其他渠道下達的財政性資金實行全面監管。在明確監管範圍的基礎上,從完善規章制度,健全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效益等方面入手,建立全面系統的鄉鎮財政管理制度體系。

  三是創新方法,在提高實效性上求突破。鄉鎮財政資訊化是推進財政管理機制建設的重要技術支撐。在鄉鎮財政業務管理工作中,注重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相結合,注重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通過採取監控、督促、調查、審查、檢查、評價等方法,實現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整改糾正、自我規範管理,提高財政資金分配與使用的規範性、安全性、有效性。

  四是健全鄉鎮債務監管機制。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償債計劃,落實償債責任和途徑。要在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化解風險的基礎上,建立起結構優化、規模適度、功能合理、良性運轉的債務管理新機制,加強對債務的會計核算和統計分析等工作,堅決制止發生新的債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