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尋找新常態下民企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5-12-14 06:29:4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12月13日訊

  記者 袁華明

  通訊員 沈雁 趙曄嬌

  邁向“十三五”,開啟新空間。新常態下,民企如何與現代科技、現代金融實現無縫對接?12月13日,2015民企活動日暨現代技術、現代金融“雙對接”活動在杭州市舉行,與會者從不同視角尋找發展的新動能。

  “雙對接”的初衷是幫助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有效對接先進的國內外科技和金融等戰略資源,耦合各類創新資源,更好地推進浙江經濟轉型升級。據了解,目前我省已搭建起社會化服務平臺,建立了多樣化的對接模式和路徑,覆蓋3萬餘家民營企業。

  “雙對接”民企受益匪淺

  在新常態下,浙江企業“低小散”的痼疾有待徹底解決,在市場壓力凸顯、轉型升級意願迫切的同時,“融資難、投資難、創新難、盈利難”等問題成了限制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攔路虎”。

  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負責人認為,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急需一雙巧手“四兩撥千斤”,推一下、扶一把、導一程。“雙對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通過政府搭平臺、建機制,幫助廣大民企有效對接國內乃至國際科技、金融戰略資源,聚合各類創新發展要素,更好地推進浙江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2013年12月,省工商局、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先行先試、點面結合、積極推動,出臺 《關於在全省民營企業中深入實施對接科技對接金融活動的決定》,在全省民營企業中全面開展對接科技、對接金融工程,旨在推動建立全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金融助力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拓寬融資渠道,推動民企轉型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自 “雙對接”工作實施以來,全省共組織“大講堂”等對接培訓活動177場,參訓企業近2萬家;組織對接服務活動200余場,參加企業1.5萬家,共有531家企業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2015年通過“雙對接”平臺共向企業發放貸款6.5億元。

  融合對接呵護民企成長

  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名譽會長鄭宇民認為,“雙對接”最本質的內涵是理解——政府理解企業、企業理解政府、企業理解市場、市場理解技術、技術理解金融。

  “如果大家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對接就自然而然了。因為大部分民營企業是草根,是鄉土,離國際化、市場化、規則化的要求還比較遠。在這種時候,必須要引導、規範、呵護、寬容,民營企業才能夠長大。”鄭宇民説。

  據介紹,“雙對接”開展以來,我省對民企發展呵護有加,形成了我省民營企業對接科技類軍工類央企、國家級創新示範園區、高端並購團隊的三大通道,積極推動了20個先行點地區與三大通道的組團式、區域性和一體化的高位對接,並形成了與企業對接、與産業對接、與園區對接、與政府對接等多樣化對接模式,有效助推了區域經濟發展。以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的社會化服務平臺為依託,組建了科技和金融顧問團,搭建了對接服務“1+X”工作機制,引入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浙江泰隆銀行、中新力合、財通證券、浙江物産等多家專業化的金融和風投機構,構建了科技和金融專業機構背景、多方共同參與、社會化程度較高的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

  科技是轉型升級的關鍵

  屋頂太陽能,車間機器人,倉儲網際網路物流,排水口“放水養魚”……萬豐奧特的智慧工廠,不僅搭上科技的東風快速轉型發展,而且也成了“兩美浙江”建設的一個縮影。

  《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大力推進産業創新”。在“雙對接”的過程中,還有一批科技型産業正成為浙江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力軍。

  “民營企業家在對接技術的時候,就像去飯店吃飯點菜,希望點菜後立馬能夠吃到可口的飯菜。”上海支點投資管理公司潘建臣董事長説,“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科技這個菜可能還沒到廚房,甚至有可能這個菜還在土地裏剛剛發芽。”他表示,科技要為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開好一條路。

  香港查氏集團高級顧問包澤民表示,今天的中國企業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向IT、網際網路這些領域進行轉型。在他看來,依靠科技轉型成功將給中國帶來巨大變化。

  和資本攀親企業嘗甜頭

  和資本攀親是不少地方的經驗,也讓很多企業嘗到了甜頭。

  今年9月9日,永康市政府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深交所會議大廳舉行雙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將建立人才培養互派挂職、股改培訓上市輔導、資訊互通資源共用等多項合作。

  新昌多家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政府成為推動民企提升發展的最好幫手;為創新特色對接載體,杭州高新開發區搭建起了孵化器大平臺;為解決企業面臨的資金問題,溫州龍灣區打響了科技金融的金字招牌;為切實深入做好“個轉企”“機器換人”“科創園區”等推進工作,杭州余杭區成為“雙對接”常態化機制的領航者……在“雙對接”過程中,借助資本的力量,資本的擴張與優化配置,企業提高競爭優勢,加速成長。

  無論是杭州德聯科技登陸新三板顯現品牌效益;杭州創業軟體在創業板上市邁出跨躍式發展步伐,還是中堅科技登陸中小板,首次募集2.67億元資金用於技改,上市打通了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

  借助資本市場這個平臺,對接現代金融,讓一批中小企業羽化成蝶。如何為優秀創客和全球資本搭建“鵲橋”,也成為衡量浙江創業生態和推進創業創新高地打造的關鍵。

  年輕創業者需更多支援

  在“雙對接”活動中,12月13日下午還舉行了一場“創客空間·基金項目海選總決賽”,作為年末規模較大的創客大賽,大賽在比拼的同時更為創客們提供了彼此交流探討的寶貴機會,因此也吸引了浙江眾多眾創空間與創客參與。省政府副秘書長陸建強認為:“浙江經濟正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新階段、新經濟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必將以資源對接、要素集聚為中心,以‘網際網路+’和‘資本+’為主要路徑展開。”

  在現場,通過基金小鎮推薦和網路渠道報名且得分最高的十個項目,分為上下半場進行了項目路演,並由現場評委逐一進行點評,活動最後還進行了簽約合作儀式,實現了資本與創客的“牽手”。

  對於年輕的創業群體,IDG中國副總裁黃翔建議,創業者通過學習怎麼管理好自己的企業,同時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業成功沒有法則,跟誰學都要靠自己幹,沒有秘密,但通過有效的學習以及有效的思考可以降低錯誤的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

  總決賽部分評委表示,年輕人創業更需要支援和呵護,在對接現代科技、現代金融的過程中也要多一份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