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出清制”倒逼國企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2-14 02:14:12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中央企業增效升級。會議明確,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採取資産重組、産權轉讓、關閉破産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

  對於“僵屍企業”,從供給側來看,説明其創新能力和自我輸血能力嚴重下降;從需求側來看,其刺激有效需求的能力已然不再,或者説其提供的産品服務已失去足夠的市場。一個被市場所拋棄的供給側,“出清”確有必要。正如業內專家指出的,這是供給側改革思路在國企領域的重大部署。

  央企是經濟發展的“國家隊”。正因如此,其在所從事的領域往往處於壟斷地位,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來刺激其創新活力。這種情勢下,創新的動力只能來自於內部體制。然而,在缺乏嚴苛的考核體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的情況下,內部創新的動力顯然不會太昂揚。所以,與其説市場拋棄了某家央企的産品和服務,不如説是缺乏創新的內部管理將其拖到了乏力的地步。

  從這個意義出發,“出清制”出臺,在某種程度上將倒逼國企改革。事實上,為促進央企提質增效,在政策層面並不僅僅推出了“出清制”這個殺手锏,而是所有改革措施綜合施策。自今年9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以來,目前已有9個配套文件發佈,還有10個配套文件將陸續發佈。同時,國資委在央企開展的10項改革試點將於明年全面展開。也就是説,對於經營性虧損央企,既限定了“出清”時間,又給出了“復活”的政策出口與路徑。只有這樣,央企的改革動力才能被激發出來,對激活“僵屍企業”才有意義。

  當然,考核虧損央企,必須按照“緊盯市場需求強化創新”的原則來,防止其劍走偏鋒。如果部分央企拋棄自身主業、靠龐大體量進入非主業的低端競爭市場盤活,既干預了充分競爭市場,又將使自身的問題越積越深。所以,以“出清制”倒逼央企增效升級,需要規範其在主業上以創新激活需求側。

  □燕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