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預算性投資應從競爭性領域退出
- 發佈時間:2015-12-13 10: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3日訊(記者林火燦)在今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表示,解決發展品質和效益問題,關鍵是在資源配置環節更多地依靠市場的力量而不是政府行政的力量。要鼓勵和完善公平競爭,預算性投資從競爭性領域退出。
“當前我國産業結構不適應需求變化、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嚴重,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實際是有效供給不足。”彭森説,大量無效供給的産生有著深刻的體制背景和原因。
彭森表示,解決好發展品質和效益問題,需要依靠創新公共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使社會資本有更多的動力、更平等的機會參與投資與競爭。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正在發生階段性變化,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已經充分顯現。從整個“十三五”時期來看,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交織、需求問題與供給問題並存,傳統短期需求側管理難度持續加大,舊的增長動力逐漸減弱,新的發展動力尚待形成。
“為了解決新舊動力轉換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培育發展新動力,必須堅持創新發展。而最重要的創新是制度創新,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彭森説,要通過改革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特別是建立公平競爭的保障機制,激發企業家精神,培育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精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完善構建産業新體系亟需的體制機制,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升、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資源節約和迴圈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彭森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牢牢堅持問題導向原則,通過改革防範化解經濟運作中的潛在風險和問題。比如,近期,特別要注意通過改革,通過市場的力量,推動一些方面的改革舉措真正落地。比如,處置僵屍企業,必須綜合運用市場競爭和法律規範的舉措有力推進,促進過剩産能有效化解,促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進匯率、利率市場化進程,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
同時,要通過改革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補齊生態文明建設這塊突出的“短板”,要實現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1800萬城鎮低保人口保障基本生活、2億進城農民工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務、900萬登記失業人口穩定就業,要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