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托育兒方式正日漸式微 80後父母稱“捨不得”!

  • 發佈時間:2015-12-13 10:07: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廣州159公辦園僅一個全托班 全托育兒方式正日漸式微

  曾經備受50後、60後父母推崇的全托育兒模式,在80後父母眼中已經“out”了?80後家長鄔女士告訴記者,她考慮明年3月將孩子轉入一家全托幼兒園,便在小區的育兒群裏打聽離家最近的全托幼兒園,不料遭到了九成以上“媽友”的反對。“有好幾個媽媽轉發了關於全托弊端的帖子給我看,説很有可能造成一生的心理陰影,太危言聳聽了吧!我小時候就是全托的,現在性格很陽光啊!”鄔女士説。

  日前,記者在3個以80後父母為主的家長群裏進行了一項微調查,177名家長,表示願意在幼兒園小班階段就讓孩子全托的僅有2人,1人表示大班可以全托。從2013年起,廣州多所公辦幼兒園陸續取消全托,這種以“解雙職工父母之困”、“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品質”為優點的育兒方式正日漸式微。

  昔 “傾家蕩産”送子女入全托

  在上世紀80~90年代,全托幼兒園是家長眼中的“香餑餑”,不少家長想方設法、擠破了頭,都想把孩子送入全托。57歲的吳阿姨回憶,當年她在大德路上班,家住人民中路,女兒最初在單位旁邊的一所日托幼兒園每天接送很是方便。在女兒4歲時,有要好的同事告訴吳姨,手上有一個入讀公辦幼兒園全托班的指標,但要5000元贊助費,問她有無興趣。

  “當時全托幼兒園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一説自己孩子讀的是全托幼兒園,就相當於告訴別人自己是有社會地位的人,很威水的。人們説起全托幼兒園都是溢美之詞,認為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理能力強、懂事、聰明、多才多藝。一些著名的全托幼兒園還經常有去電視臺表演的機會。”吳姨説,當時是1987年,她和丈夫的月收入加起來只有600元,卻咬咬牙交了5000元贊助費把孩子送進去。“那時候真的沒什麼積蓄,5000元幾乎算得上是傾家蕩産了。”

  全托熱一直延續到了上世紀90年代,李先生的女兒在1995年入讀某老牌知名幼兒園全托,需交納8000元贊助費。“在當時8000元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我們還是眼睛都不眨就交了,還慶倖托了單位的福,如果不是共建關係,贊助費高達2萬~3萬元。”

  今 公辦園全托班基本“絕跡”

  從2013年開始,廣州市、區屬公辦園絕大部分的學位都要面向社會,搖號入學。當年,除了東方紅幼兒園以外,多所市、區屬不再招收全托幼兒。

  一名公辦園園長告訴記者,取消全托的原因有三:一是成本問題。一個全托幼兒,每月的成本為3000多元,而根據市教育局2012年公佈的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省一級幼兒園中,寄宿制幼兒園屬於財政撥款類的,收費標準為1115元,自收自支類的為1285元,市一級和區一級的收費標準還會更低一些。二是安全管理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問題。“以前我們主要招收系統內職工子女,算是知根知底,如果孩子有什麼疾病,家長們也會如實相告。但是面向社會招生後,有些體檢必檢項目查不出來的疾病,家長不一定會告訴我們,寄宿制的孩子一天24小時在幼兒園裏,如果孩子有隱病,我們的管理風險,尤其是夜間管理風險會提高不少。”第三是育兒理念的變化。近年來 ,園長、老師們經過學習,也認為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因此從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角度考慮,也不建議家長讓6歲以下的孩子寄宿。

  根據今年公佈的市、區教育部門辦園招生計劃表,159個園區共1.1萬個招生名額,只有東方紅幼兒園招收一個25人的全托班。

   觀點碰撞

  正方 週末可保證高品質陪伴

  5年前,米女士的女兒進入一所公辦園的全托班,現在已經上小學二年級。關於全托班的種種弊端,米女士稱她並未感覺到。“我不認為女兒上全托後就有什麼心理陰影,倒是自主能力非常強,上小學後適應得很快,抗挫能力強。小學班主任反映,孩子即使被批評了,也不會淚眼汪汪,很皮實。”米女士説,她問過女兒在幼兒園留下的回憶是快樂還是傷心的,女兒回答是快樂的。

  李女士的兒子從中班開始轉入全托,感覺也不錯。“週一到週五我和丈夫都很忙,即使孩子上日托,我們也很難保證有品質的陪伴。孩子上全托後,我可以將精力集中在工作中,週末就不安排別的事情了,從週五下午接孩子回來就開始全身心的陪伴。沒有了每天焦頭爛額的狀態,家長面對孩子時情緒也會更穩定,反而有利於親子關係。”

  華美英語實驗幼兒園園長蔡璐認為,全托依然有其價值,不應該一棒子打死。而且現在的全托幼兒園更注重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一方面是老師更多,算上夜間保育員在內,一個班有5個老師,小班、中班、大班的人數分別為20、25、30人,確保老師的精力能顧及到每一個孩子,還會在夜間安排各種豐富的活動。

  與此同時,幼兒園採取彈性制,小班的孩子,老師會建議家長有時間就接回家,不要求必須寄宿。老師也會仔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發現情緒有波動的,會及時通知家長。“現在很多上班族沒有時間,就把孩子交給老人、保姆,自己早出晚歸的,其實也做不到高品質的陪伴。如此還不如送進全托幼兒園,讓專業人士承擔育兒職責。”蔡璐説。

   反方 唯一好處是父母解放了

  然而,在80後父母看來,從幼兒園就開始全托有不少弊端。尤其是在許多育兒講座、育兒公號中,都談到了全托對孩子心靈的影響以及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其中一些文章標題很是危言聳聽,例如《‘寄宿’、‘全托’可能害了孩子一生!》、《全托幼兒園等於半個孤兒院》。

  這些文章提到,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寄宿制幼兒園會造成孩子與父母情感疏離。孩子越小,對父母之愛的要求越多,對相處時間和頻次也就要求越多,這是兒童獲取安全感的必需。長期寄宿的孩子,潛意識中既害怕被父母拋棄,又對父母有怨恨,所以經常會表現出委屈、拒絕、過度纏綿和不可理喻。

  全托的唯一好處是父母解脫了,這不是基於孩子的需要,而是滿足家長的需要,把家長的利益置於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選擇。這些觀點得到了不少80後父母的認同,談及全托,他們均表示“不捨得送”、“不贊成”。家長米女士笑言,作為一名將女兒送入全托的媽媽,她在同學和同事當中,已經成為絕對的“少數派”。(記者劉曉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