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證券日報:給註冊制一個過渡期 確保改革一戰功成

  • 發佈時間:2015-12-12 08:03: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給註冊制一個過渡期

  確保改革一戰功成

  ■閻 岳

  在12月9日之前,各界尤其是境外媒體樂此不疲且煞有介事地揣測註冊制改革時間,時不時在市場上掀起一個小波浪。隨著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告的發佈,這種猜測宣告終結。

  這次會議有關註冊制的內容不足200字,釋放的資訊卻一點也不少。尤其是“在決定施行之日起兩年內”給了各界一顆“定心丸”,註冊制的施行有了一個不長不短的過渡期。設這樣一個過渡期,一方面明確了市場的改革預期,另一方面也給出了改革的時間表。這對市場本身、對市場各主體、對監管層都是有利的。

  首先,監管層要進行有關註冊制的適應性改革。這主要涉及資訊披露、一線監管的權屬等問題。

  從2013年起,監管層就已經在強化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新股發行改革,即把審核的重點放在擬上市公司是否合乎監管規定、是否進行了真實的全面資訊披露。而監管層對於資訊披露違規行為的嚴肅查處,對擬上市公司也是一種震懾。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多次強調,嚴肅查處資訊披露違規行為,是證監會的工作職責。

  施行註冊制,滬深兩個交易所作為一線監管者的職能將得到強化。兩個交易所正以註冊制改革為契機,承擔起一線監管職能。

  各個監管層都需要時間做好準備迎接註冊制的到來。而從監管層簡政放權的效率看,兩年的過渡期足夠了。

  其次,各市場主體要做好迎接註冊制的準備。

  套用現在的流行詞,新股發行施行註冊制實際上就是在A股市場上進行的“供給側改革”。而註冊制改革的初衷就是要解決資本市場的供需矛盾,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促進其健康長期發展。

  在任何一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券商投行、詢價機構等都是具體改革措施的執行者。它們的認識程度、準備的是否充分將決定這項改革的“成色”。因此,在兩年的過渡期內,要在券商投行、詢價機構內開展有關註冊制的大討論,以更好地結合中國經濟現階段特徵及未來發展趨勢,打造一套具備中國特色的註冊制。

  此外,不妨在A股市場的個別領域率先進行註冊制試點。這是我們解決改革棘手問題的一大“法寶”。

  在對註冊制進行充分討論、修改的過程中,各市場主體就逐漸為註冊制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從這點來看,兩年的過渡期只長不短。

  第三,市場作為註冊制改革的最終承受方,對推出的時間並沒有太多訴求。

  施行註冊制究竟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這個問題恐怕誰也不能準確回答。

  市場怕註冊制改革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給出肯定回答,並舉出若干“不怕”的案例。2001年的國有股減持雖然讓A股蟄伏了五年,但始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卻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兩年大牛市。

  施行註冊制設定兩年的過渡期,有法律層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監管層對於市場的呵護。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註冊制改革設定兩年的過渡期,目的就是確保改革成功,多方滿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