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商在華投資結構明顯優化

  • 發佈時間:2015-12-12 05:48: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與當前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滑形成明顯反差的是,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總體規模實現穩定增長,且結構進一步優化,含金量更高。一個值得關注的顯著趨勢是,高技術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吸引外資保持上升勢頭

  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至11月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增長,從總體規模看,外商投資穩中有進。從行業分佈看,外商投資行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服務業吸引力增強

  前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95.8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1%。

  這組數字表明,我國外資涉及領域不斷拓展與優化,從最初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領域,走向製造業與服務業並重,並不斷向服務業領域傾斜。目前,服務業利用外資無論是規模、增長速度還是權重,都已經遠超製造業。數據顯示,2011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首次超過製造業的比重,佔同期全國總量的44.91%。當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及增幅均超過製造業。之後的年份裏,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權重不斷提升。2014年,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12.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3.4%;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2.5%,在總量中的比重達到53.9%。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夏傑長認為,從這幾年變化趨勢和特點看,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我國利用外資進入名副其實的“服務經濟時代”,這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我們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製造業國,無論在生活性服務業,還是生産性服務業,都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一點,正是中國吸引服務業投資的最重要的優勢。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産業政策激勵服務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4%,高於6.9%的GDP增速;而服務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到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表明,服務業正在迎來大發展的時機,改善服務産品的供給、改善服務品質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這也為外資在中國服務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今年以來我國擴大服務業的開放,也為外資加速進入服務業提供了便利。《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增強了服務業對外資的吸引力。

  當然,對外直接投資逐漸向服務業集聚,也為推動我國服務創新、催生新型服務業態、激發新興服務消費、提升服務業管理水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業升級趨勢明顯

  前11月,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2.3億美元,同比增長51.7%,其中,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資訊技術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增幅較大,同比分別增長85.9%、55.1%和29.7%

  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已經連續多年超過了製造業利用外資規模。但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表現在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存在生産性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這“兩大短板”。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過多地集中于房地産等利潤較高的非傳統服務業。今年前11月高技術服務業使用外資增幅較大是一個可喜變化。表明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結構也在優化和升級。

  這背後體現了我國服務業內部的行業結構優化,對外資提出了新需求。在生産性服務業方面,國家一方面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減少前置審批;另一方面加快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建設。同時完善相關稅收制度、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擴大生産性服務業企業擔保業務規模。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國家選擇了健康、養老、旅遊、體育、文化、住宿餐飲、教育培訓等10個重點領域,從改善消費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品質標準體系、加大財稅金融支援等7個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這些政策促進了服務業升級。生産性服務需求隨經濟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大大提升,居民和企業的旅遊、教育、醫療等高端生活性服務需求也在不斷放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物流服務、金融、貿易、科技諮詢、財務諮詢這類的生産服務業,還有綜合服務業增長都比較快,這是實現整個服務業升級的一個標誌。服務業升級帶來對外資的新需求。

  服務業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高技術服務業外商投資對勞動力和資本的需求較高。今年以來,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資訊技術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吸收外資增幅較大,表明我國人力資本素質提升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我國企業在産品設計、管理技術和服務水準等方面正在提升。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服務業與外商投資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差異,還需要進一步迎頭趕上。

  製造業比較優勢仍在

  前11月,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58.4億美元,同比下降0.2%,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1.4%

  2014年,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99.4億美元,同比下降12.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3.4%。今年以來延續了這種趨勢。這也表明,低成本勞動力紅利構築的外資企業在華的黃金時代逐漸結束,不再是低端加工製造業佔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發生經濟結構升級和比較優勢轉換。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外資企業出現不適應,或者轉型,或者轉移,這是利用外資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一些勞動、資源密集型産業的外資企業撤離中國實屬正常,且總體數量有限。

  但總的來看,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製造業基礎雄厚,仍存在優勢。中國製造業吸收外資總體也仍保持穩定。中國吸引外資的優勢也並未改變。從政策、技術能力、勞動力成本、産業配套體系等很多方面,中國對外資依然具有吸引力。

  雖然東南亞有些國家勞動力便宜,但一些産業鏈長、加工複雜的項目對産業配套的要求很高,那些國家條件不具備,而我國很齊全。這也是我國製造業吸收外資仍保持穩定的重要原因。

  製造業轉型獲得認同

  前11月,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85.4億美元,同比增長11.7%,佔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23.8%。其中,生物藥品製造、通信設備製造、電子元件製造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366.3%、142.6%和18.6%

  隨著我國新興産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外商向這方面投資,並且投資規模逐漸放大。這反映中國經濟轉型調整、升級換代正在更高層次上推進,也得到了海外資本的認同。

  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都在中國設立了研發中心。生物藥品製造、通信設備製造、電子元件製造等高技術領域吸收外資不斷增加。今年,英特爾以60億元人民幣並購紫光集團旗下的北京紫光展訊科技有限公司20%股權。南韓LG化學自1995年進入中國以來,累計在華投資已經超過30億美元。今年以來又陸續投資2.8億多美元,設立偏光板前工程等三個項目。這些領域都屬於高技術製造業領域。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製造業産業鏈,産業配套能力很強,為高技術製造業打下堅實基礎。隨著人力資本水準的上升,中國製造業從業者的人力資源優勢正在轉換成人力資本優勢,勞動生産率在不斷提高,技術水準不斷提升,研發能力也在逐步加強。

  專家指出,隨著産業進一步優化,中國市場的良好前景是任何國家都不會忽視的。未來中國的戰略新興産業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突破口,尤其是節能環保、生物工程、電子資訊化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外資企業在這些領域有廣闊前景。

  吸引外資不能只看投資額度,更要看附著于投資上的技術含量和價值再創造能力。高水準“引進來”也是下一步擴大開放重要著力點。專家建議,在擴大服務業開放的同時,今後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高端産業要繼續加大吸引力度,且對這樣的外資應在金融上有配套支援。另外,要鼓勵這些外資與中國企業合作,推動我國高技術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的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管理水準,實現雙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