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山農民念起“蛭”富經

  • 發佈時間:2015-12-11 16:29:19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楊富春 通訊員 丁熙航 周春曉

  水蛭,俗名螞蟥,是農民眼中的“吸血鬼”,但在京山縣石龍鎮梭墩村,80後孟余輝養殖的水蛭卻成了致富寶貝。“水蛭入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具治療中風、跌打損傷等功效。水蛭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但受農藥等影響,野生水蛭已不多見,成為市場緊缺産品。”9日,在基地裏,孟余輝侃侃而談。

  三年前,孟余輝偶然了解到水蛭的經濟價值,看到了商機,萌發養水蛭創業的念頭。經多次考察,他放下運輸生意,投資40多萬元,一心一意在村裏辦起水蛭養殖基地。“你看,這池子裏黑乎乎的就是水蛭,身體呈紡錘形,長6cm到13cm。背面暗綠色,有5條細密的黃黑色斑點組成的縱線,像西瓜皮。撈起來,它像刺猬一樣縮成一團。”孟余輝介紹,他養殖的是寬體金錢蛭,不吸血,以螺螄、水生植物為食,每年四、五月育苗,九、十月成熟,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目前,市場上曬乾水蛭每公斤收購價達1200元,供不應求。“水蛭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第一年因不懂技術,虧損6萬多元。”孟余輝説,經過總結經驗,學習技術,摸索出不少小竅門,比如池裏要有水草作為水蛭棲身之所,天熱時要搭設遮陽網,勤換水、及時消毒等。

  現在,孟余輝已基本掌握水蛭養殖規律,並採取自己孵化、繁育和養殖的方法,降低成本。如今,水蛭養殖池已從4個增加到20個,佔地15畝,每年純利潤近30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